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1月15日 星期六

    司南 被人为地塑造成一个象征

    《 文摘报 》( 2011年01月15日   05 版)

        一把磁勺放在一个铜盘上的“司南”造型流传甚广,然而学术界的一种看法是,这个造型从来就不是历史上真正的司南。真正的“司南”是什么呢?

        “司南”的诞生

        1952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从事金属物理研究的钱临照接到一个特殊的任务,中科院院长郭沫若要去访苏,需要带一件象征中华文明的礼物送给苏联。礼物确定为仿制一套代表中国古代科学成就的“司南”。

        物理所的钱临照找来最好的磁石,又到全北京玉活最好的琉璃厂找玉工帮他琢磨,按照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馆处王振铎处长的方案,雕琢出来的天然磁石器物取型于汉代勺子。

        这只磁勺被安放在精美的青铜地盘中央。地盘中央部位被打磨得光滑无比,但是经过反复试验,这只天然磁石制作的“司南”就是不会指南。离郭沫若出访的日子越来越近,于是,只能采用电磁线圈给这柄磁勺充磁,使它本身的磁力足够大——以抵抗勺子旋转时的摩擦力。

        其实,自新中国以来,收藏和展出的陈列品中,“司南”都是经人造磁场充磁的钨钢(即普通电磁铁),或经人工用电磁场传磁的天然磁。如果古人真的用天然磁石雕出“司南”,怎么让它指南呢?

        “司南”之辨

        从王振铎完稿于1947年12月15日的一篇论文可知,“三十四年十月”(即1945年10月),他已经开始做天然磁石勺型司南的相关试验。在实验过程中,王振铎根据明嘉靖通津草堂本流传下来的东汉王充《论衡·是应篇》通行本中“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意为“如勺之司南,投转于地盘之上,勺柄指南”),将司南设计成了一个“勺”型。这个造型,成为日后中国人重新认识司南的开始。

        然而,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学者孙机在2005年曾提到了更古老的《论衡·是应篇》宋代版本。宋本中相应的这几个字为:“司南之酌”,“酌”字一直至元本都没有改变。而“酌”与“杓”在古文中是意思完全不同的字,“酌”意为司南的使用。

        另外,“其柢指南”中的“柢”字,在《集韵》、《广韵》中,都是指“碓衡”。碓衡是一段横木。

        孙机于是提出,司南其实指的是指南车。指南车,在宋以前的文献中也叫“司南”,是一种木制的、靠机械结构的运动来固定指向的器物。这样一来,“司南之酌,投之于地,其柢指南”的现代汉语解释就成了:“使用司南车,把它放置在地上,其横杆指向南方”。

        民族感情

        “四大发明”写进历史课本,一代代的中国学生由此认识了这个勺状的“司南”。这个“司南”也一再被送给国际友人,虽然在赠送的同时,都会说明这是今天复制的模型。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个珍贵的模型礼物同样是由钨钢制成并经过现代科技的电磁场强化过。

        事实上,1952年用人造磁场给磁石充电的事情,在当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内部并不是秘密。但在那个特殊时期,复原和展现中国古人的科学成就,不仅是一个科学命题,也同样是一个涉及民族感情和民族自信的问题。到了1980年代,社会动荡都已过去,正常的研究工作得以进行,孙机才试图解开了司南到底是什么这个谜。

        2002年,勺型“司南”的模型被安放到南极点。到了2008年,勺型“司南”出现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而实际上,中国历史博物馆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确认“司南”模型是个错误的概念,90年代末就不再对公众展示了。

        “司南”的复制与研究,不过是科学实验和考古复原工作中,不断犯错、修正、再犯错、再修正环节中正常的一环。但这个小小的“勺状”物,却承载了它原本不该承载的内容,在时代的大潮中,被人为地塑造成一个象征。

        (《看历史》2011年第1期 杨东晓)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