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井离乡去打工的青年人,留守在新建的大房子里的孤寂老人,缺少母爱父爱、喊着读书无用的孩子们,守在土地上的“成年闰土”……正是这些具体的生命,构成了乡村的主体,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悲欢离合都深深地印刻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痕迹。
在《中国在梁庄》这本书中,梁鸿有时候就直接用乡亲们自己的口吻来讲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没有过多的文采修饰,更没有用理论的眼光去“审视”。梁鸿认为,梁庄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命运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当代农村的普遍命运,梁庄所经历的变化也恰恰是乡土中国与现代性冲突的缩影。但对于这种冲突本身,她自己也暂时给不出任何答案。
梁鸿希望,读者能够因为她的这本书,而对“我们的社会、文化与现代化进程多一个思考的维度”。我们对自己的民族过于不自信,一切都想连根拔起,但乡村是否真的就适合用全球化、现代化的模式来发展呢?将“熟人式的”、“家园式的”乡土文化模式,替换成“陌生人式的”、“个体式的”城市文化模式,会不会过于绝对化?我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到这片土地的根性呢?这是梁鸿的困惑,也是她留给我们的思考。
(《人民日报》1.7 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