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书屋·品书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5年01月01日 星期四

    融通古今“中国心”

    孔世平 《 书摘 》( 2015年01月01日)

        培根论读书,称“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不过,中国古人叙事说理言情的方式有别于西方,品读中国古籍之方式似也有所不同。中国古代的文章辞赋,一是要言不繁,寄托甚大。历代先贤以文章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一字春秋”、“一言兴邦”的观念根深蒂固。《老子》不过5000字,对唐代及后世政治影响深远的《谏太宗十思疏》,更不足400字。《左传·齐桓下拜受胙》只用“下拜登受”四字就叙述了连串动作,欧阳修只用“逸马杀犬于道”六字就讲清了一个复杂事件。古人惜字如金,一至于斯。二是一篇之内,旨趣丰富。古人的文章辞赋,多熔文史哲乃至社会伦理和政治思想于一炉,既可以当作文学作品欣赏,亦可当作哲学、历史、伦理学以及政治学经典来研读。《古文观止》所选文章,大多即如此。如《谏逐客书》、《过秦论》、《阿房宫赋》、《岳阳楼记》等,既是研究古典文学的名篇,也是研究政治思想的素材。三是不重明晰推理,而多隐喻暗示。含蓄隽永、“言外之意”、“象外之旨”,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境界,这在涉及文学、哲学和政治学方面的篇章中表现尤为突出。故而读中国古代典籍,品味中国传统文化,“咀嚼消化”犹恐不足,还需神交意会,梦牵魂萦,入于心脑,归之肝肺,如此才不致茫然失绪,未得谓得。这既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迷人之处,也是其不易让西方人以及现代中国人深入触及的恼人之处。

        夏海博士新著《品读国学经典》(三联书店版,以下简称《品读》)之难能可贵处,正在于作者于传统文化浸淫既久,深解其中意趣,深知其时代价值点所在,无论是解构古代经典,还是重构其时代价值,往往能超越时空隔阂,融通古今之心。纵观全书,作者立足于传统文化和时代使命的交汇处,立足于品读经典和求索真理的结合点,推古论今,切问近思,义理明达,文气沛然,虽非煌煌巨著,却称得上是一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书。

        读国学经典,求古仁人之心

        纵观《品读》全书,无论说理、感慨、抒怀,还是文气、格调、辞章,都体现出作者努力以一颗现代知识分子的“中国心”,通过经典品读,与古代先贤哲人相遇相知相融通。中国传统哲学、艺术一直强调心心相印。对圣贤的追求仰慕,不止于其理其说,还有其心其志。读古代经典,不只是知识的增长、事理的明达,也是心灵的洗礼和升华。把经典内化于心,以心解义,是《品读》一书尤为珍贵的地方。诚如作者所言:“在哲学经典中,我们仿佛徜徉在思辨的王国,感触思想的震撼,享受智慧的乐趣。在历史书籍中,我们好像同先贤前辈一起呼吸,探秘他们的活动踪迹,感悟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犹如身历其境,可以爱,可以恨,在爱中追求善与美,在恨中鞭挞丑与恶。”(见作者自序)

        进入《品读》一书的文字世界,我们随着作者的心绪一起激荡起伏,洗礼升华。或感痛心(读司马迁《报任安书》),或感忠心(读晁错《论贵粟疏》),或感孝心(读李密《陈情表》),或感匠心(读刘基《卖柑者言》),或感静心(读范仲淹《岳阳楼记》),或感旷达之心(读苏轼《赤壁赋》),或感压抑之心(读韩非《说难》),或感坚贞之心(读文天祥《正气歌》),或感勤苦之心(读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如朱熹所言,作者品读经典,首先用的是“心”,以己之心,神交古人之心,而且作者向古先贤哲人捧出的,是一颗沸腾着爱国热血的现代知识分子的“中国心”。在每一篇读后感中,作者几乎都以古先贤之心为镜,落笔于对现实的思索。兹举一例。作者在《出师表》读后感结尾一段写道:“《出师表》对后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但更多的是给官员的启示,核心是要求官员为国以忠。为国以忠,既是官员的本分和职责所在,也是官员的基本品格。”

        读国学经典,养中国人气质

        “发扬作为中国人应持的气节与气质”,始终贯穿着本书,也是导引全书布局行文的“文气”所在。从篇目上看,品读《报任安书》、《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岳阳楼记》、《赤壁赋》、《正气歌》、《曾国藩家书》等几篇直接述及“气节与气质”这个话题。从中作者提炼出中国人自古及今都长存不废的气节与气质:坚忍不拔、忧怀天下、正气凛然、达观顺生、随缘自适、崇尚自然、重视家庭等。在《归去来兮辞》读后感最末一段,作者说,“走上为官从政之途,那你就要奋力前行,为国尽忠,为民造福。”但在社会分工高度发达和专业化的今天,人生选择有了广阔的空间,不应“孜孜以求于入仕为官,把智慧和才华都淹没在官场往来的繁文缛节之中”。

        “锻炼作为中国人应有的品格与修养”,是作者寄托于《品读》的殷切之愿。“品读国学经典,益处颇多,最大的益处是修身养性 ,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见作者自序)。全书几乎每篇都涉及到了“品格与修养”方面的内容,而专事讲述“品格与修养”的篇目,占到三分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王守仁的《尊经阁序》多有说教(王本人以“心学”为宗),但作者未以阐明其学理为依归,而是落笔于“培养人文素养”上,于此可见作者慧眼识见,可知作者古为今用的历史观。

        “提高作为中国人应知的为学与治事”,这是一般国学教育所忽视的,而恰恰是《品读》所重视的。三十六篇中,有八篇讲学习和治事,其中刘开《问说》一文,未录《古文观止》,是作者特别选择的篇目。在品读荀子《进学解》的议论中,作者提炼出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的思想,进而指出“把学习贯穿于人的生命全过程”的终生学习观。这既抓住了荀子作为儒家现实主义派的核心观点,也剑指当今社会尤其是官场把学习仅仅视为“稻粱之谋”而忽视品格提升的功利主义思想。在品读韩愈《进学解》的议论中,作者指出《进学解》的最大启示是“学业和德行双修”,“这一思想至今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人既要追求知识,又要修炼品格,两者必须保持平衡,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在品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作者认为此文“给出了一个治学方法,这就是‘深思而慎取’”。“所谓深思,就是不停留在事物表面的认识,而是进行深入细致、周到严密的思维活动,从感性升华到理性,从思维转化到实践。”在品读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紧扣文义,指出了勤苦对学习的重要性。

        针对各级领导干部之间经常会提出各种意见建议,作者结合古代经典,特别对如何提意见、如何采纳意见这项领导干部重要的“治事”之功,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品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作者认为提意见的人首先应有“自知之明”,是此文的最大启示;在品读韩非《说难》时作者论道:“进言首先是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这就需要广博而深厚的知识和学养;进言是为了别人能够吸收采纳,这就需要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言是下级对上级的行为,双方的地位是不对等的,这就需要有勇气和胆量”;在品读苏洵《谏论》中,作者总结出一个好的提意见者的两条金律:好的品行和好的方法。

        坚固中国人应守的孝悌与忠义,同样也是贯穿全书的红线。俗语云:“读李密陈情表,不落泪者非孝子;读诸葛出师表,不落泪者非忠臣。”《陈情表》和《出师表》,均是《品读》所选文章。作者在品读《陈情表》中,结合古人之议,就忠孝之关系,讲出一番值得现代人沉思静想的道理:“忠和孝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范畴,它们的联系在于忠和孝都是人性向善和社会正义的显著标志;区别在于忠是对国家而言,孝是对家庭而言。”“孝具有根本原的价值和更基础的意义。一个人对家庭的不孝不一定能发展为对国家的忠,但对国家的忠必然蕴含着对家庭的孝,因而古人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读国学经典,解传承之真谛

        《品读》之价值,还在于作者深解中国文化传承之真谛。每一种文化,自有其独特的传承之道。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重逻辑体系建立的特点,往往“小学”乃至幼学读物中也包含着终极大道理。事实上,就是蒙学读物《三字经》开篇六字,就一辈子也讲不完。“人之初,性本善”,就涉及了人性的发端及其善恶之辩的大伦理。《论语》只是孔子及其学生的片言只语,其价值却不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之下,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是也。所以,一月映万川、一叶见秋意,以小指大,以喻明义,以短篇幅阐述大道理,就成为中国文化传承的特色。《品读》一书多选承载义理深厚而篇幅较短的古文经典来讲读、正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特质。

        《品读》所选篇目,多为《古文观止》中的文章。《古文观止》虽于政治比不上《资治通鉴》和《群书治要》、于历史比不上《史记》和《汉书》,于哲学比不上诸子百家,但其选文的广泛性、在民间社会的影响力,却是其他文选著作所不能比的。从广泛性、影响力着眼讲中国传统文化,随俗化雅 ,雅俗共赏,这是中国文化植根民间,不坠于地的传承特色。

        中国历朝历代一向重视文化典籍的编撰工作,视之为“国之大业”。古代典籍的编撰者,或为在职官员,或为致仕人士,大多或深或浅参与国家事务管理。至于《群书治要》、《资治通鉴》等资政典籍,其编撰者更是朝廷重臣。由学养深厚的官员从事国学经典编撰工作,既有利于典籍的传播,也有利于典籍的实际运用。

        中华文化能久历风雨而传承万代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古代的各级官僚,上至朝廷重臣,下至地方流官,本身即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科举制度使读书人源源不断进入国家的管理体系,这些人集“官员”“文人”身份于一体,成为具有强大号召力和推动力的文化传承者。从欧洲历史看,无论是一度执掌权柄的僧侣阶层,还是其后权势显赫的贵族阶层,无一例外都是那个时代知识和文化的代表阶层。历史上文化传承的这些经验说明,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个时代实现新的价值,焕发出新的生命,各级领导干部就必须要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品读》一书的出版,对新时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启迪良多。

        进入20世纪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多地著名学者、政治家,著书立说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孔孟之道”是拯救21世界的宝典这种论断自然是夸大其词,但我们中华儿女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有一颗融会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中国心”,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目前中国的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随着物质基础日渐丰厚,对“文化国力”提升的要求也就日益迫切。正所谓“厚德方能载物”。我国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如空气流布四周,如时雨泽及万物,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是其立足之根基;我国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良政善治,达到沐浴清化,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是其丰富的养料。夏海博士的《品读国学经典》,可谓正逢其时。唯愿古风携新意,化为及时雨,培养“中国心”,实现“中国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