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读到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小说后,便对那种生活中有魔法,魔法中有生活的世界痴迷不已。看完书期待着看电影,看完电影又期待着看下一本书,想象的场景与银幕的景象交织,魔幻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对话,就这样白驹过隙,银幕上的哈利波特从萌态百出已经出落得个子高挑,眼神犀利。而我,作为高三的学生,闲暇时翻阅那一本本哈利波特的书,也是带着一种伴随自己成长的感情去品味的。
刚开始看哈利波特,最渴望的是得到一根魔杖。上课时,手中的铅笔或者圆珠笔感觉就是那根魔杖,握着它发力,仿佛黑板的字就会自动写在笔记本上了。下课了,挥舞着手中的“魔杖”,嘴里喊着“羽加迪姆,勒维奥萨”,开始念叨飞来咒,与小伙伴们满操场地奔跑。每次轮到做值日,从心态上不再是抵触了,而是很自豪地要对着扫帚念会魔咒,然后骑在扫把上喊“UP!”,尽管扫帚很脏、尽管扫帚纹丝不动,但还是乐此不疲。
初中的时光在我记忆里是最无忧无虑,阳光、开心的。不仅因为少不更事学习没有压力,而且那时候同学中有一批跟我一样喜欢哈利波特的小伙伴。进入耀华中学,在英伦风格的老大礼堂举行开学典礼时,校长在台上作着报告,我脑子里突然闪现过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场景,与同桌的大龙一说,他也会心地一笑,原来也是一个哈密。放学后,我俩骑着自行车路过天津著名的西开教堂,立刻激发起我们对哈利波特骑着扫帚飞过教堂的讨论。课下,我们俩经常干的事就是相互提问哈书里面的小的不能再小的细节,答对了对方的问题,特别高兴。如果答不上来,就抓耳挠腮拼命翻书,把答案找出来。现在想来,当时学习要是有着这样一股劲头就好了。
仿佛生活中的魔法在我身上体现了一样,高一的时候,承载着父母望子成龙的希望,我作为交换生去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所高中学习一年。
临行前,在满满当当的行李中,爸爸又把我翻看了N遍的已经起皱褶的《哈利波特》塞了进去,并叮嘱遇到烦心事的时候看看书,能够静下心,忘掉一切。
没出国的时候想出国,看着高年级的同学作为交换生回来后说起在国外的生活和风景,觉得好风光,高人一等。可是自己真正出来了,才知道,原来出国不是到了天堂。
来到美国的第一天,就感受到了强烈的落差感。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心里没有任何归属感。虽然离家才十几个小时,却非常地想家,觉得家离自己好远。来到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似乎掉进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一切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收拾完行李,躺在床上,随手拿起了身边的哈利波特。当再次细细地读着书的时候,脑海里涌现出来了耀华中学的大礼堂、学校对面的西开教堂,校长、老师、同学,仿佛就是书中的人物在与我进行对话。或许人就是只有在承受孤独时,才能够更深刻地感受乡情、友情。
进入高三了,课业的繁重使我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阅读,只是晚上睡觉前,还会习惯性地从床头拿起哈利波特的书翻一翻。故事依然很动人,情节依然很曲折,角色依然很个性,但我再也没有“魔法真神奇”的心情了,偶尔我会问自己:如果我去读霍格沃茨魔法学校,能像哈利波特那样够进入格兰芬多学院吗?“你也许属于格兰芬多,那里有埋藏在心底的勇敢,他们的胆识、气魄和豪爽,使格兰芬多出类拔萃”。忽然我觉得,《哈利波特》作者乔安妮·凯瑟琳·罗琳想告诉我们的不仅仅只是那个关于魔法和城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