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盛于晚明,盛于士人,几百年沉浮荣辱。其载歌载舞的表演特征、精致唯美的审美意趣、至情至性的人文内涵的背后,蕴藏的精神引人敬慕至今。
——编者按
十五贯
“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周恩来当年如是说。“一个剧种”指的是昆曲,“一出戏”便是《十五贯》。能同时得到周总理的充分赞誉和肯定,唯此戏享此殊荣。
该戏原本为清代戏剧家朱素臣所作,取材于《醒世恒言》之《十五贯戏言成巧祸》。讲的是无锡屠户尤葫芦借得铜钱十五贯,回家后哄其继女苏戍娟说是她的卖身钱。苏信以为真,深夜逃出家门。地痞娄阿鼠潜入尤家,偷得十五贯铜钱,并杀尤灭口。翌日清晨,邻人发现后报官。与此同时,客商陶复朱伙计熊友兰,带十五贯铜钱往常州办货,途遇戍娟问路,二人结伴同行,恰邻人差役追至,盘查熊所携刚好十五贯,娄阿鼠乘机诬陷,于是二人被押送无锡衙门。
无锡知县凭主观臆断,将苏、熊二人以通奸谋杀罪判作死刑。常州知府、江南巡抚皆轻信原判,草率定案。临刑,由苏州知府况钟监斩,况发现罪证不实,连夜赶往都府求见巡抚周忱,请予缓刑复查。周以三审定案,监斩官无权过问为由,不准所请。况据理力争,并以金印作押相迫。周无奈,限期半月查清,否则上奏题参。
最后,况钟冒着丢官的风险,亲至现场查勘,获得线索后,乔装改扮成算命先生,以智相激,终将真凶娄阿鼠缉拿归案,申苏、熊之冤,使案情大白于天下。
单从故事情节本身来说,《十五贯》已堪当美誉与重任。对于此戏,周恩来曾两度发表讲话,所包含信息极为丰富。比如:“尽管我们对整个封建的剥削制度是否定的,但他们有些制约的办法也还有可取之处。” 所渭“可取之处”即以况钟击鼓、退印为例,又说:“老百姓想见做‘官’的是多难啊!我们也需要一套制约的办法。”
显然,这些话至今仍有指导意义。试看,巡抚不欲见况钟,况钟便击鼓鸣冤,巡抚就不得不露面。今日,这面“鼓”在哪里?巡抚欲化繁为简,敷衍了事,况钟便掏出官印往他面前一放,再小的官印也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那巡抚岂敢收!而今,这颗“印”的份量几何?
不论古今,况钟实在是所有为官者的楷模和榜样。宋贤所云“为天地立新,为生民立命”,落到实处其实不过如此,况钟做到了。就算在今天,尽管优秀党员、勤政干部、廉洁公仆比比皆是,要超过况钟的勇气、智慧与正气,恐怕也很难。
当然,你可以说那只不过是艺术,是一场戏罢了,戏里戏外,何必当真?但伟大领袖说得好: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周总理也说:
昆曲受过长期的压抑,但是经过艺人们的努力奋斗,使得这株兰花更加芬芳了,……昆曲是江南兰花,粤剧是南国红豆,都应受到重视。
把昆曲比作兰花,这是周总理的诗心;呼吁我们重视“兰花”,这是周总理的苦心。想当年,一出戏带动一个剧种的复兴,是自上而下的浩荡;看今朝,一出戏引领一个剧种的风行,是自上而下的春潮。
时代在变化,人们的口味在变,口味变化的背后是人心之易。从《十五贯》的正义凛然,到《牡丹亭》的一往情深,戏曲和流行音乐其实并无差别。你说人心在变,倒也不确,变了的或许只是“此心”,而那“天地之心”从来未变,它是兰花的芬芳,香在无心处。
占花魁
看惯了才子佳人的典丽浪漫,卖油郎的朴实爱情显得格外真切动人。《占花魁》一戏之可贵便在于此。
此戏原见《醒世恒言》之《卖油郎独占花魁》,后由清代李玉改编而成,讲卖油郎秦钟在西湖边偶遇名妓“花魁”王美娘,一见倾倒,心痴神迷。他辛苦一年,攒下十两银子,欲与之相处一夜。不巧却逢美娘酒醉归来,又渴又吐,秦钟殷勤侍候,空坐一宵,半年后,万俟公子将美娘抢至舟中百般凌辱,弃于十锦塘上。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美娘僵卧,奄奄一息,幸遇秦钟相救送归家中。“花魁”阅尽风尘,唯觉秦钟可以托身,乃赎身从良,二人结成百年之好。
这是一个正合现代人“胃口”的故事,它反映的是“草根英雄”的胜利。表面看来确实如此,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到最后果然梦想成真,观众跟卖油郎一起体会着胜利的喜悦、深深的鼓舞和切切的感动。仍若稍加揣摩,不难发现这出戏讲的并不仅是实现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也未必是“独占”成功的伟大胜利,而是告诉我们一种做人的本分、生活的现实和人生的平淡。换句话说,它告诉我们何谓幸福。
秦钟初见王美娘,想的也不过是如何与她共度一夜;至于美娘,见惯了达官贵客的风尘女子,更不会把一个小小的卖油郎放在眼里心上。如果剧情止步于此,那么秦钟不过是个好色之徒外加败家子,美娘也便是个爱慕虚荣、醉生梦死的名妓罢了。
经过《受吐》、《雪塘》几场的经历后,二人的心理渐渐发生了变化。如果说《受吐》时的美娘对秦钟尚且只是感动、歉意和同情的话,那么《雪塘》之后她对爱情归宿早已下定了决心。她知道那些表面上的光华其实并不属于自己,在所有的“贵客”心底,她不过是个玩物,她原先未尝就没有幻想过有朝一日得逢个“贵客”托身,但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物是绝不会以平等之心对她的,更别提像秦钟那样倾慕珍惜了。
《受吐》一折,“捱尽了永迢迢长夜,恰又早晓鸡声唱叠”。美娘醒来后问秦钟是干什么的,秦钟口吃着回答“卖油的”;美娘问他如何能来此,他如实答“每日积银三分”。此时的美娘已然暗自惊讶。待知秦钟为她盖被沏茶,并以自己衣袖承其所吐秽物,美娘自然是十分感动,心生好感。她投桃报李,赠他二十两纹银,而秦钟固辞,美娘问秦钟“还会来么”,秦钟忍痛答:“幸得相亲一夜,吾愿足矣,岂得他日之想……不来了……”此处生旦对白表情都颇细腻感人,将有情人之别情愁绪刻画得丝丝入微,让观者也一同怅惘无奈。
这时无论美娘,还是秦钟,都在心底轻轻泛起爱之涟漪了。美娘唱出自己的心声:“听他言真切,令人长叹嗟。想世间真情都磨灭,他怜香惜玉多周折,我琴心曲意多牵惹。一段幽怀怎写?葛地回首,翻腾起思绪千叠。”所以此一折,原本作《种缘》,《缀白裘》题为《种情》,都比《受吐》更点题而恰如其分,经过此番播种,才有了后来的开花结果。
秦钟本为色相所迷,美娘本为名利而动。但种种机缘与遭遇,让他们最终直面本心,他们以抛开了伪装和虚幻的心面对芜杂的世界和真实的自己,从而寻得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所谓幸福,便是真实和平淡。不真实的人不会快乐,不甘于平淡的人欲壑难填。而收获这貌似简单的幸福,却并不那么简单,这既是一份执着,也是一种顿悟。
《湖楼》一折里秦钟初见美娘而心动,于是发下誓愿,他那曲[江儿水]便是真心人的告白和凡人幸福的座右铭:
情向前生种,人逢今世缘。怎做得伯劳东去撇却西飞燕?叫我思思想想心心念,拚得个成针磨杵休辞倦,看瞬息韶华如电。但愿得一霎风光,不枉却半生之愿!
西厢记·长亭
“长亭”、“送别”两出相接,为《西厢记》通篇情感的一个高潮。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此曲模仿范仲淹的《苏幕遮》,着力渲染出张生和崔莺莺二人分离时刻的环境、背景和氛围。天地、西风、归雁、霜林,这是长亭周边的景象,更是情人心底的愁绪,暮秋时节,离人难将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昨夜的锦幄初温尚在,今朝便即劳燕分飞。此情此景,谁人年少时不曾经历?惟当那些青春旧梦老去,风华流逝,追忆陈年,徒白悲嗟。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长亭”之后,虽然留给张、崔一对有情人日以永夜的相思、怅惘、企盼和叹息,但好在相逢可待,团圆可期,张珙金榜题名,二人洞房花烛,好事近矣。接下来便是“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西湖月老祠集此语成联曰:“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是真情语,言辞也切,读之却让人黯然神伤,因为明知道凡事皆有因果,凡人都要经历错过,偏偏相遇无知,擦肩有情,待一切烟消云散尽,后会更无期。
从结局来看,《西厢》虽不改“大团圆”式的喜剧收尾,却不使人感到落入俗套,反觉如嚼橄榄,余味犹存。似乎如此一来,前面那些百转千回、惆怅万种才不负真心相约,每个人在现实中无法完成的梦就交给莺莺和张生来实现。成人之美,以悦吾心,不亦快哉?
作为中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作品,《西厢记》以通篇不懈的文采、精练迂回的结构、曲折跌宕的情节、神完气足的人物刻绘,树立起古典文艺作品的一座丰碑。《桃花扇》多真而少情,《牡丹亭》多情而少意,《长生殿》多意而少真,真、意、情兼备者,唯《西厢记》而已。
(摘自《勾阑醉:戏话·戏画》,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3月版,定价:4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