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书评·闻香识书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3年10月01日 星期二

    胡适说过,就可靠吗?

    翻·墙陈 《 书摘 》( 2013年10月01日)

        研究胡适,若要不堕入“胡适说过就算主义”,若要不闭门造车,就必须学习胡适所说的,要有“一点点用功的习惯,一点点怀疑的态度”。讽刺的是,要研究胡适,还得先学一点不被胡适牵着鼻子走的防身本领。 

        这个“防身的本领”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好好地、老老实实地去读胡适读过的书。我们要知道胡适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不甚讲究引注的时代,而胡适一辈子又有引而不注的坏习惯。最讽刺的是,胡适一辈子教诲年轻人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注明完稿日期,以省后人考据的工夫。可是,比起别人不注明完稿日期这个小疵来说,胡适援引别人的书、文章和观点而不加注脚,那才是累翻后人的大愆呢!因此,要了解胡适思想的来龙去脉,就必须好好地去读胡适读过的书,方才可以知道他许多思想的来源。

        诚然,读尽胡适读过的书是不可能的。因为胡适读过的书,中文的当然是难以尽数,英文的恐怕也至少成千。试想,光是胡适在康奈尔大学以及哥伦比亚大学选课所读过的书就有多少?而这还不包括他课外所读的书呢! 

        我们该如何研究一个在长相上是中国人,但在思维方式上是西方人,写起英文来,行文立论根本就像是美国人的胡适呢?如果我们对杜威、赫胥黎、易卜生的了解,不能超过胡适,甚至不能够跟他平起平坐,那我们就没有资格研究胡适;如果我们对胡适深爱的美国的历史、社会、政治与文化的了解,不能超过胡适,不能跟他相侔,那我们就没有资格研究胡适;如果我们对胡适读过的重要著作,没有尝试着去阅读,或至少是涉猎,那我们就没有资格研究胡适。然而,在“胡适说过就算主义”仍然充斥于胡适研究的情况之下,我们可以先战略性地选择阅读影响胡适最深的一些作者的书,来做重点突破的工作。比如,胡适说“杜威教我怎样思想,赫胥黎教我怎样怀疑”。

        胡适是一个天才。然而,说他是天才,只是一个事实的陈述,并不意味着褒或捧。同样的,研究胡适的目的也不在于褒贬胡适,更不在于把胡适拿来作为针砭或借鉴之用。任何研究都必然会反映其时代的价值、思想和氛围。不只是意识形态,连用字遣词都是时代的产物。相对的,把胡适拿来作为针砭或借鉴之用,就不是在研究胡适,而只是借胡适来抒发个人的政治理念。这种“研究”,不管是影射史学也好,指桑骂槐史学也好,胡适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胡适不求涅槃,也不盼望天堂。他从杜威那儿所学到的,就是从具体的情境去求取那一点一滴的进步。胡适的人生哲学是好好地、努力地活在当下。胡适说:“不作无益事,一日当三日。人活五十年,我活百五十。”他拼命做工,一日是三日,因为他要向世人证明:“吾辈已返,尔等且拭目以待!” 

        (摘自《南方周末》)

        书名:《舍我其谁:胡适(第二部 )》

        作者:江勇振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定价:98.00元(全二册)

        出版日期:2013年9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