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原创·抑而有度
    报 纸
    杂 志
    书摘 2013年10月01日 星期二

    在家与书为乐

    吴兴文 《 书摘 》( 2013年10月01日)

        我是一个闷骚派,喜好内涵蕴藏丰富的物件,例如:藏书票、插图本、绝版书。本世纪初常驻北京后,随着两岸旧书来源日益缺稀,开始往文玩杂项发展,陆续爱上竹刻、砚台、茶具。不论新书、二手书、旧书,我的要求也以此为准。

        当我看到达米安·汤普森(Damian Thompson)著、徐晓枫译的《爱书成家》(Books make a home: elegant ideas for storing and displaying books),以为它只是教人收书、养书、展示书,将书与家融成一体的实用手册。特别是书中的图片与解说丰富,一路好像逛街,一边是占据整条马路的购物中心,一边是别具特色的个性店,三两成群,让人来不及与正文呼应。等到接着读正文,已经上气接不到下气。粗览全书,回头仔细阅览正文,发现珠玑满篇,不但有文坛轶事、藏界八卦,还有作者自己的见解。

        翻阅引言,便可看到化学家戴维爵士,每看完一页就会把书撕下来。字典编纂家约翰生博士,帮他作传的鲍斯威尔第一次和他见面时,看到的就是博士戴着园艺用手套拍打着陈旧书籍,扬起漫天灰尘。北京的风沙很大,不禁为之莞尔。汤普森更为纸本书支招,引作家艾伦·狄波顿:“我们应该要把很容易翻烂的平装书换成精装本,精装纸张才能发现我们对书中内容的重视,在我们心中永远保留下一个位置。”促使读者更加珍惜书本,更懂得判断书籍的装帧价值。

        现代人很多都当心书满为患,汤普森为大家想出,用书本当家饰。例如:一座在角落用三十本以上的书堆栈成“书塔”,可以在床、矮茶几和长沙发中间制造出引人注目的目光焦点。或者将很少用到的大本书籍堆成一落,上面放一块玻璃桌面,就成了一张特殊的桌子,也可以拿来当成放音响喇叭或电话的基座。不像我在靠墙的床上,书落成堆,面向走道部分,将大型画册和工具书,堆积成墙,靠头的地方,摆放台灯,只留下脚边上下床。晚上做恶梦,身体翻覆,一不小心,碰到脆弱处,就像小型的泥石流,滑落满地。

        对于喜欢招待朋友参观书房,或将图书放在客厅,作者举管理学之父彼得·杜拉克为例,最害怕的就是:“想要借书的人,他们破坏了收藏的完整,搞乱了书架的秩序,造成了落单的孤本。”对于狂热的藏书家,更是只要看到朋友特意盯着他的书架看,就开始焦虑,罗杰·罗森布劳便厌恶地说:“他们的眼睛,深沉而带着算计,扫视着一本本书籍,就像在夜店里眼睛瞟过一个个浪女一样。”

        书中有一小节,专门谈《古典藏书室》,提到:有一张雕花的大书桌,下方做成挂图柜,一层层宽大的浅抽屉可以收放地图和版画。整个古典空间中,所有的装饰都带有象征性的意义,包括地球仪代表透过贸易和殖民,将知识散播到世界各地;智者的半身石膏像(不管富兰克林或是歌德) 象征启蒙运动的果实;时钟则是每一个时代的知识成就,都来自之前的累积;同时,还有另一个意涵:要学的太多,时间太少。让我对十八世纪以后,西方“藏书室与书房”主题的藏书票,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对于“假爱书人”,汤普森举出名人的指责:十六世纪末,法国学者鲁雷对搜集“印刷装订精美、封面华丽的书籍”的人不屑一顾,因为他们“只是拿书本当作装饰品,自己根本不看书,也不让别人看,免得书本被弄脏”;数十年后《天路历程》的作者班扬,则严厉批评“以自己藏书室为傲”,和“比起书本的内容,更关心自己拥有的书籍数量”的人。 

        汤普森总结:“近三十年来,厨房已经从烹调场所逐渐转为家中的多功能生活中心,变成我们读书、和家人聊天,或收发电子邮件的地方。这影响到我们在哪里放书、怎么放书、放哪些书。”建议房子空间够大,可以规划独立的餐厅,在那里放置书本,不管是独自一个人吃饭,和亲友嘻笑玩闹的晚餐,或是要平息假日家庭聚餐时,彼此间的不愉快,书本都是我们在用餐时间的好伙伴。

        当然更少不了在卧房放书,只要不要像我那般就好。特别是作家,他们认为卧室有让人专心的功效,厄普代克注意到普鲁斯特、法国女作家柯烈特和美国小说家艾迪丝·华顿都是躲在被窝里写作,而乔埃斯则是“爬过一大堆散落在他和妻子诺拉的床上的笔记,一面写作”。在床上写作也许是小说家的癖好,汤普森建议:小说非常适合在卧室里阅读,因为小说原本就是让读者能够直接进入小说角色的情绪。但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在睡前最好避免阅读太过刺激的书籍,例如:惊心动魄的冒险故事、荒谬滑稽的喜剧剧本,或是你讨厌政客的生平传记。

        儿童室也是一个重点。最重要的是,从小就要念故事给孩子听,透过“共读”加强情感的连结。幼儿从笨拙地发出声音到牙牙学语,都必须有耐心,而且表现出说错没有关系,因为犯错是学习的基础。将故事的角色、情节和主题,与小孩每天的日常生活连结。最终的目标,是要引导孩子进行独立的探索。如果觉得你的孩子阅读的速度有点慢,而感到灰心,要沉得住气,爱因斯坦到了九岁才开始识字。

        从客厅、藏书室与书房、厨房和餐厅、楼梯和走道,以及儿童房,汤普森处处都为我们设想,连洗手间和浴室也不放过,乔治·欧威尔最喜欢泡澡的时候,摊开自己奇特的藏书——19世纪60年代的仕女杂志。如果我们想在泡澡的时候看书,又怕把书本弄湿的话,可以买个浴缸专用的金属阅读架。

        让我们在家中,随处与书为乐,《爱书成家》真是一本既实用又有趣的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