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留学会
    报 纸
    杂 志
    留学 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微课堂主题:

    一零一中学的乖乖女是如何适应美国寄宿高中生活的?

    记者_高阳 编辑_李不二 设计_李阳 《 留学 》( 2017年12月20日)

        SA: 为什么选择送女儿到美国读高中?

        于老师:我们家的女儿初中阶段在国内就读于一零一中学,一零一中学是北京市属重点学校,无论是师资还是教学环境都数一数二。女儿喜欢学校的学习氛围,成绩也很好,因此她从没有考虑过出国留学。但是由于我和她爸爸工作中有机会接触到国外的业务伙伴,每年也有很多出国工作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中西方教育存在一些差异,希望女儿能够拓展视野,接受西方教育。因此留学的事宜就被提上了日程,但是什么时间段出去读书也一直没有定下来。

        从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经常利用假期带她出国旅游,但是都是以游玩为主。有一次假期为了更好地了解美国的学校和人文,利用21天的时间专程去美国游览学校,居住在15个不同的寄宿家庭中。在那20多天我们走访了将近20所美国寄宿高中,也和老师还有学生进行了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她看到了在美国读书和生活的多种可能性,最后孩子自己决定来美国读高中。

        SA:如何为孩子进行美国高中的申请?

        于老师: 决定就读美国寄宿高中后,开始着手申请的事情,也了解咨询了机构,但是都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索性就DIY自己申请。

        不得不承认,自己申请工作量确实很大,美国的寄宿学校各有特点,要深入比较每所学校的不同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不仅要浏览学校官网,去找可靠的数据、课程内容信息,而且要去浏览论坛,去看学生家长的真实感受、学校氛围等,但是这些信息又是因人而异的,可能A体验好,B体验不好,所以比较选择的过程很不容易。

        同时,选择学校还要结合孩子的特点,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女儿是内敛的乖乖女类型,比较习惯国内的教学方式,像海绵一样,老师讲她去吸收,对于美国的讨论型课堂不确定她是否能够适应,所以选校过程也很艰难。

        选校的同时,还要进行标化成绩的准备,学校申请需要提供托福和SSAT成绩。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很大胆,只是找了一个苏格兰邻居辅导孩子托福,其实是很冒险的,毕竟时间有限。但是很幸运,这个老师特别认真负责,每一个小时的课会用四五个小时备课。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女儿的托福成绩有很大的提升。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全家人半年的准备,为女儿选择了一所位于波士顿的学校,女儿在那里度过了四年愉快的时光。

        SA: 孩子就读美国高中遇到过什么困难么?

        于老师: 其实国际生就读美国高中挑战很大,尤其在第一年,到美国会发现,在体育、艺术、学习各方面都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学生,所以孩子在那里不仅要面对语言、文化的挑战,而且要寻找自己的定位。

        去读高中之前,女儿知道会遇到问题,去之前她给自己列了25个可能遇到的问题,这个办法确实有效,当真的遇到已经预设到的挑战时,心里面会更有准备。

        说到挑战,对于我女儿最大的挑战在体育运动方面,一方面孩子本身比较静,在国内参加的运动少,另一方面在国内我们父母也没有给孩子很好的榜样作用,没有养成按时锻炼的习惯。美国的学校,每天都有体育锻炼时间,既然有这样的机会,女儿也很努力,一年把壁球棒球垒球全部尝试了一遍。

        此外,课上发言也是挑战,在美国的寄宿高中,每个班只有12—15人,课上经常需要大家围着一张圆桌进行讨论式学习,尤其是历史宗教等文科课程。对于习惯了中式教育的孩子,很少主动举手发言,经常是每个观点刚有自己的想法,已经换到下一题了,这个过程持续了3-4个月的时间,后来逐渐适应了快节奏的思考和回答。

        SA:女儿出国您是如何与她进行沟通和联系的呢?

        于老师: 刚开始我做得很不好,女儿刚出去的第一年,每天早晨六点我就会从床上惊醒,等着女儿的消息,想要跟她聊几句,哪怕是她发个消息说今天不错,我一天的心情也会很好。但其实她很忙,没有时间视频聊天。后来觉得这样的方式不好,就约定每周末视频,其他时间有事情随时在家人的群里分享,没消息的话彼此也知道只是平平淡淡的一天。

        SA: 孩子的假期是如何度过的?

        于老师: 她出国前的假期都是带她去国内外想去的地方旅游。出国后,她都在自己参加暑期项目,比如她曾经召集了一些孩子(以中国学生为主,也有美国的孩子)去内蒙古的一个村落,为当地的学生建立图书阅览室,并且教授学生艺术、英语、数学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体验了住在石瓦房,每天吃水煮白菜,一周只能洗一次澡的艰苦生活;而且通过见识不同层次、生活状态的人,对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她们曾探讨这样的支教活动,究竟是帮助了大山里的人们还是给他们带来了痛苦。如果他们从没有接触过外面的世界,每天晒晒太阳,到了年龄结婚生子,过得很开心幸福也是不错的一生。然而了解了外面世界的精彩,自身又没有能力去改变和突破当下的状况,就会为他们带来痛苦。

        此外,我女儿还参加过一个暑期项目,这个项目共6周,参加的学生是从全球2000多名学生中选拔而出,因此每一个参与的学生都很优秀。在该项目中,每个学生都要一起探讨时事,分享自己的见解。更重要的是,在该项目中,她与64名优秀的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她们通常上午学习,下午劳动,住的房子也是艰苦的宿舍,蚊虫很多,女儿回来身上全是被咬的大包。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她学会了做面包,烤点心以及各种料理,他们要决定每周的钱怎么花,谁做饭谁刷碗等。很有意思的是,每一顿饭都要和不同的人吃,并且每一顿饭都要吃够一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互相了解,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建立是很难得的经历。我相信这种友谊会在未来的岁月中持?续。

        SA:如何选择大学?

        于老师: 大学申请阶段,我们也有过博弈,我极力推荐女儿学习通信方向,但是她不感兴趣,还送了我一本书I am going to college, not you。最终我们决定放手,相信女儿的选择。但是也动用身边各行各业的朋友,比如从事律师、医生、商业等工作的朋友跟女儿聊,希望帮助她找到方向。女儿喜欢英文、历史、哲学方向,最后选了英文专业后来又转到了宗教专业。当然她还学了第二专业,神经科学。

        SA: 您有什么给出国留学家长的建议么?

        于老师: 建议的话就是要尊重孩子的决定,尤其是低龄留学生。如果孩子不愿意出国,就一定不要勉强孩子出去,强迫的把孩子推出去,一定不会得到想要的结果,那种漂泊和孤独感对还没做好准备的学生来说会很难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