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有一个说不得的招数:凡是官方倡导的,都是需要远离的;凡是上面打压的,都是可以进入的。2013年中,教育部发文叫停公立高中的国际部(班):新的一律不批,旧的逐年缩减。于是乎,国际国内的热钱迅速从在线教育,转向了国际学校。在“钱选项目”的大背景之下,“项目选钱”成了这个行当的新常态。
什么叫国际学校?有几个一等白的老师在校园内外晃悠就算是名实相符了?在被刻意复杂了的中国里,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本期《留学》杂志里,新学说传媒联合创始人吴越把国际学校分为三类:地产商建的、教育家办的、培训机构攒的。第一类的优势是有钱有地有房,只要有房,就能引来各类国际凤凰;第二类的劣势是硬件跟不上,这会减损了家长对教育家们的信任度;第三类就不用说了,相当于血统论的新证据,再怎么努力也脱不掉应试机器的底色。
当然现实中的分野没有那么明显,三类学校也有融合的趋势。比如一直以来口碑最好的、只招收外籍学生的国际学校,也在逐步放宽入口,原因说起来有些意外:在华长期居留的外籍人士正在逐年减少?!
好在我们还有逐年增加的“非京籍”人口,以及其他一二线城市的漂泊家庭,各类国际学校是他们的刚需。虽然“非某籍”的后代无法留学京沪,但国际学校可以让他们直升欧美。这真是一个怪异的现象,新航道创始人胡敏称之为政策挤压下的“被国际化”。吴越预计,未来若干年里,需要新建七百所国际学校,为数十万漂泊中的富裕中国家庭,提供国际化教育。
民办国际学校的爆发式增长,或许正是顶层的设计意图?
数量爆棚之后,很快就会进入品牌竞争阶段。优质国际学校的品牌,需要用时间和金钱培植,而且不会是一年两年,也不是一亿两亿,千万量级的投资,只能算是胡椒面和碎银子。加上教育领域还是意识形态高地,民间人士仅凭一腔热血和教育情怀,既无法熬过不停轮替的寒暑,也无法应付管控和修理。
当然,如果你真的拥有一颗武训的心,立志为教育殉道,则上述困难都不算事儿,一旦你搞定了,便成了你独步天下、隔绝同行的高门槛和厚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