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家长会
    报 纸
    杂 志
    留学 2015年08月20日 星期四

    一百位外国青年的中国影像志

    —“2015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成功启动

    实习记者_张吉 编辑_赵冰燃 供图_四川传媒学院 《 留学 》( 2015年08月20日)

        

        外国青年“看中国”活动开展3个月以来,中外青年的足迹遍布多所中国城市。各国青年克服语言障碍,充分利用镜头的视觉化传播,完成了交流与合作。

        在外国人青年眼中,中国是古老神秘,还是现代奢靡?抱着想要一探究竟的心情,“2015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共有100位外国青年跋山涉水来到中国,用镜头记录、走近他们眼中的这个神秘东方国家。“2015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在这个夏天为一百位外国青年带来了不小的文化震撼,同时也为中外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新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

        2015年5月,“看中国·金目奖”2014年颁奖典礼暨2015年度“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正式启动。“‘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活动主旨是帮助一百名外国青年用自己的视角看中国,并通过摄像机镜头记录下自己的捕捉与观察,来讲述中国故事。每位外国青年在这个暑假,都体验到了与中方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一对一互助,中外学生一起自主完成了10分钟的纪录短片,以表达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体验与理解。

        10组外国青年影像记录当下中国发展 

        “2015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共招募了来自美、欧、亚、非、澳五大洲共19个国家、20所高校、100名外国青年前来体验中国文化。每位青年以拍摄一部以“人·家·国”为主题的短片,作为作业。当他们拿起手中的摄像机,观察中国社会的人文生活,参与其中的各国少年表示这个过程令他们兴奋,且用镜头记录他们眼中的“中国”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过程。一位来自美国的男孩表示,不同于其他同学对中国街景及人群的细致观察,他更愿意去长城拍自己眼中的“中国”,他认为每个人的影像作业即便只有10分钟,还是希望自己拍摄的内容有趣、独到。

        所有参与“2015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的外国青年共分10个组,分别落地在国内的10所国内高校,它们是:北京师范大学、青岛大学、贵州大学、浙江传媒学院、辽宁大学、四川传媒学院、厦门大学、河南大学、西北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这些高校在国内影视专业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

        外国青年从入住每座城市到离开,周期为17天。从5月4日活动启动以来至8月5日,“2015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活动在北京举行年度总展映,中外学生都表示,不同的城市及地域扩宽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在协作拍摄的过程中,各国青年都进一步提升了双方的语言交流能力。

        收获100部短片 荣获多个奖项 

        早在2011年,“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就已经开始举办,只是当时以“看北京中外青年暑期DV计划”之名创办。2104年正式更名为“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截止目前,活动已收获100部短片,短片在国内外电影节上获得了10余奖项。

        百位外国青年所拍摄的获奖短片全方位展现了外国青年对中国衣食住行、自然景观及民俗风情的记录。一些影片甚至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文化传统进行了深入思考,并通过国外展映等活动,获得了中国学生与家长的广泛关注。

        据悉,“2015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将在10月后,在北京以外的多所城市同时进行展映及评奖,对优秀照片、纪录片作品将进行收录、出版。

        视听语言打破国界 中外交流协同发展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追求以独特的发现视角,出色的艺术表达和良好的中外协作,培植一批优秀国际学生创作优秀的影像作品。外国青年充分利用影视的视觉化传播优势,克服汉字传播的难点,用数字化作品打破国家边界,得到多国年轻人的喜爱和认可。

        主办方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也充分发挥了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的作用,活动形式吸引了更多的外国青年来中国留学,双方的交流促使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针对“2015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这种跨文化交流的项目,许多《留学》的学生和家长都抱有很高的期待,希望有机会能亲身参与其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