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卷首语
    报 纸
    杂 志
    留学 2014年11月05日 星期三

    “单轨制”职业教育才有希望

    总编辑 王阳 《 留学 》( 2014年11月05日)

        斯坦福的学者曾经用长达一年的实验,研究中国的职业教育成效。他们随机挑选1万名“应用计算机”专业的职高学生,以及成绩相对较低的5000名普高学生,在年头做一次知识及能力评估,年尾再做一次。对比评估结果,让人不可思议—首先,职高学生一年以来并没有学到多少“应用计算机”新知识,反而未开设这门课程的普高学生学到了很多;其次,在数学、阅读等综合知识领域,职高学生一年来如逆水行舟,未进反退。

        至少在斯坦福的实验里,中国的职业教育完败给了普高教育。这样将“职高”和“普高”截然分开、双轨制的职业教育模式—包括蓝翔技校在内—似乎没有出路。

        反观美国,职业教育与英才教育其实是同一条线上的蚂蚱。在全美经济最活跃的加州,社区大学的三分之二毕业生成了护士、警察、消防队员、水管工,他们拿着足够养家糊口的稳定工资,面对另外三分之一转学升入名校的同学,并不感觉到低人一等。

        如此和谐的局面形成,要归因于美国的单轨制职业教育模式。公立中学一般都开设有职业技术课程,职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在普教环节渗透得很好,并不需要专门分出一部分“差生”去接受“职业教育”。而后,社区大学登场,依然在同一所学校之内,引导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和“精英教育”分流。单轨制下的公立学校,从中学到大学,都可以做到一校两用、一师两教,确保培养出具备足够文化素养、有良好学习能力的高级职业技能人才。

        面对生源减少、社区税收补贴下降的普遍趋势,无论综合高中还是社区大学,都有一颗按捺不住的“双轨的心”—减少“差生”占比,将之分流到专门的“职业教育”;扩大“优生”占比,以便获取更多办学资?源。

        立法可以确保单轨制不在形势逼迫下走样变形。1917年《斯密斯·休斯法》的公布与实施,最终促使公立中学演变为综合中学,至今有效。另外《退伍军人就业法》、《国防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也从各自不同的维度,为塑造美国现代教育格局提供了尺度和规范。单轨制之下,职业教育与英才教育相互渗透,紧密结合,为美利坚民族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带来了养分。

        中国必然也必须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不能再以“职业教育”的名义,将年轻人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流水线上充当廉价劳动力。需要建立单轨制下的职业教育体系,年轻人的选择可以“更成功”,也可以“更职业”。没有所谓的“差生”存在,我们不需要那些打着“职业教育”旗号的托儿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