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有观点
    报 纸
    杂 志
    留学 2014年08月20日 星期三

    能早走 就早走

    教育最忌讳观望

    社长 孙献涛 《 留学 》( 2014年08月20日)

        对于有能力送孩子出国读书的家长,我的建议是:能早走,就早走。

        前天跟一位心地善良的南方商人聊天,第三句话他就告诉我:两个孩子都是北京户口,骄傲之情溢于言表。惊讶之余我倒不觉得意外,商人在北京打拼已经十多年,相对于车子房子票子来说,北京户口才是他能够给予孩子最大的保障。在这个限号、限购、限外地车、限低端产业的北京城里,没有北京户口,哪怕你家财万贯雇员众多,你和你的后代永远都是权利受损的外地人。

        商人之所以能够搞定两个孩子的户口,主要得益于动手早,孩子一出生就四处找人托关系。十几年前的北京,只要肯花钱,户口不难办。

        早动手的前提是你不能对未来抱有希望。如果说花钱托人办户口还算是少部分人暗箱操作的小概率事件,那么像买车、买房这样的本应该正大光明天经地义的事情,你稍一观望,机会就没了。再想买车的时候,摇号的中签概率已经直逼体彩大乐透。

        最不应该观望的,是子女的教育。

        8月8日那天,我的老同事王海涛撰文,回望六年前的那个闷热的夜晚。那天晚上,北京城里从官到民,人人都相信,过了这个隆重得让人窒息的夜晚,明天一定会变得更好。很快六年过去了,二环路上的奥运专用道标志还依稀可辩,诸如异地高考的事情反面变得更加艰难。“海涛评论”用了一个悚人听闻的标题来描述六年前的希望在今天的破灭:未来,惨烈到难以置信。

        难以置信吗?看着一茬又一茬的非户籍小学生,由天真烂漫迅速成长到走投无路,“惨烈”二字不算夸张。数量惊人的非户籍学生无法就地参加高考,这是近年来北上广深本科阶段留学火爆的最大动因;更多的私立国际学校、公立国际班成为纯粹的留学预科。总得给孩子一条出路,但又总想等到最后时刻才做决断,一茬又一茬的家长,总是执着于希望和相信,游离于高考和留学之间。“明年落实异地高考政策”的传言眼看着又要落空,下一拨家长不应该再首鼠两端持子女观望,能早走的必须早走。

        早走是有好处的,最大的好处是语言容易过关。小学高年级或初中低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中国心基本铸就,早一天到国外插班,就早一点实现语言能力的过关。想想四、五、六年之后,你家小儿女要跟各个方向涌入的华人小同胞,竞争极为有限的常青藤入学名额,你就不会再犹豫了。

        至于局外人担心的“太早离开会忘本,丢了中国文化的根”,这根本就是个扯淡的伪问题。一个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人生,孩子生长在哪儿,他就会在哪儿生根发芽。你之所以纠结,或许是因为你的“根”和你和户口没在同一个地方。你有能力设计、安排子女的学业,你应该避免让子女再重复一遍你经历过的纠结。

        当然走得再早,总也难免纠结;留洋的中国孩子,此生注定纠结。既然是一种宿命,不如直面它、淡化它、不理它。要相信孩子是天生的闯入者,对于未知的世界,拥有比你想象中更强的适应能力。与其抱着不愿意长大的孩子做走投无路状,不如把工作辞了把房子卖掉把老婆带上把机票买好,现在就送小儿女出国读书。

        要相信行动。

        不要相信未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