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趣留学
    报 纸
    杂 志
    留学 2014年08月05日 星期二

    姐开的不是车,是心跳

    特约撰稿_杨相颐 发自科隆 编辑_赵冰燃 供图_CFP 《 留学 》( 2014年08月05日)

        导语:我在国内没有学车的经验,在德国学车前甚至连方向盘都没摸过。自从在德国开始了四轮处女行之后,心跳超速这现象就没止住过。

        全球市值价值排名前十的汽车品牌德国车就占了五个:宝马、奔驰、保时捷、大众和奥迪。作为欧洲第一、全球第四大工业体,德国国内每七个就业岗位中就有一个和汽车产业沾边。德国GDP中24.4%来自工业,而工业产值中近50%都得益于汽车工业所做的贡献。德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高速公路不限速的国家。除德国之外剩下的就是阿富汗、不丹、缅甸、朝鲜、黎巴嫩和索马里这样的国家了。这么一比,开高速想过把瘾,还是首选德国吧。

        “Halbmesser”的中文是啥

        多年前国内有部名叫《起步、停车》的喜剧连续剧,讲的是驾校学车的故事。国内的驾校是封闭的场地,师傅带一车的徒弟,从起步停车到倒车钻杆,要教会各种驾车技巧。2008年,北京成功召开奥运会那一年,我终于做了一个跟屁虫的决定:学车。当时一位朋友刚拿到德国驾照,她鼓励我去丰富自己的人生技能。念叨着技不压身的古训,我索性直接去了这位朋友有过切身体验的驾校。

        那个驾校规模很小,只有三四个教员。校长亲历亲为,既教理论又教实际操作。他最喜欢讲一滴油洒到地上需要用多少升水来清洗。事实上,加油站地上的油点子多了,估计要洗干净得用上整条莱茵河的水。

        理论课对于参加理论考试究竟有多大的用,也许因驾校而异。不过就我个人以及身边的中国友人的经验都显示,还是做练习题最有用。中国的教育制度多年来一直饱受诟病,应试教育制度培养出的学生缺少创新能力,不过好在中国的教育制度也教会我们“一技之长”:死记硬背。

        我是学文科出身的,对机械全无认知,连理论考试题库里出现“Halbmesser(半径)”这样的词都得查字典。还有个别的题目因为不了解机械原理,所以无法理解内容,最终只好硬记答案。大概不少学文科的中国人在学车考理论的时候都存在类似的困难。很多人会想出一些窍门去记答案。我的一个熟人管路口优先行车标志叫“鸡蛋饼”,因为那是个白底的黄色菱形,看起来的确比较像荷包蛋。这么一比喻,一个普通的标志突然变得形象起来,更方便记忆。会背会记就会考试,华人圈子里有句话,“理论考试没有考满分的肯定不是中国人”。

        练车场就是车流熙攘的大街小巷

        头一回上实践课,老师是个上岁数的老头儿。我们在驾校门口碰面,停在他旁边的是一辆奥迪A2。老师说,坐驾驶座上吧。我钻进车里,规规矩矩地坐在正驾驶的位置上。老师坐在副驾驶的座位上教了一下怎样调正座椅的前后距离,调整车里的后视镜和车身两边的后视镜,然后要求我系上安全带之后说:“行了,上路吧。”我惊恐地回应说:“老师,我从来没开过车。”老师很不以为然地说:“脚底下的事你都不用管,扶着方向盘就行了。”

        老师话音未落,车子已经向前滑动了。练车场,竟然就是车流熙熙攘攘的大街小巷。我紧紧地攥住方向盘,直勾勾地盯着前方。老师和颜悦色地说:“你看,这车里车外总共好几面镜子,你这会可能觉得眼睛不够使,顾不上看这几面镜子,不过以后慢慢地眼睛就都长出来了。”我嘴上“嗯”着,视线却不敢偏离前方。老师时不时地抓一下方向盘,显然我总是开得太靠边。

        一堂课就这么结束了。大概是身体一直僵直较着劲,下车之后,我觉得浑身像被打了一样的疼。第二堂课老师没来,听说住院了,然后我就换了个师傅。

        如果三次考不过需参加“白痴测试”

        第二个师傅人挺和气,找行人少的街道教起步、停车、大坡起,紧急刹车……我领悟得并不慢,但是一操作就不协调。老师倒也没大发雷霆,毕竟我是他的“衣食父母”。老师说,左脚抬离合器,抬到什么程度的时候右脚应该踩油门呢?这没有固定的标准,纯粹凭感觉,有人是听发动机的声音变了,有人觉得屁股下面的椅子震了,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道理都明白,但是如果哪堂实践课上,车开到一半没熄火,那绝对不是我。

        德国驾照路考规则修改前,每个学员只有三次路考的机会。如果三次都考不过,就需要参加俗称的“白痴测试”,据说是检测心智是否正常。现在,这项规则已经得到修改,考生如果考不过也可以无限制地考下去。可是人人都知道,曾经有一项“白痴测试”,如果三次都未通过考试,就会被嘲笑成白痴。

        当我分别因为停车不合格和没有避让拥有优先权的车辆两次路考失败后,心理压力骤升。如果第三次还考不过,那就不是简单地多交考试费的问题了,还会被耻笑成白痴。在这些考虑之下,我主动要求将师傅换成了经验丰富的驾校校长。考试前还特意喝了一罐红牛。这次运气不错,过了。

        悲壮的第一次上路

        获得驾照后,为了保鲜,在懂车的熟人帮助下,我买了人生中第一辆车—二手的标致106。我独自在车行办理好手续取了车,系上安全带忐忑不安地上了路。开出去几米注意后视镜怎么是黑的?仔细一想,唉呀,起步前根本没有调整。赶紧把车停下,把所有的镜子调整了一遍,然后又哆嗦着发动了。行车路过一家加油站,大概是那天的油价低,居然排起了长队,我熄了火。

        等轮到我的时候,点燃发动机,抬左脚踩右脚,无论怎么抬来踩去,都是死火。我急出了一身汗,却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儿。最后索性下了车厚着脸皮找了排在后面的车主帮忙,人家来了一看就说,您这手刹没放下来呀。这还不是最精彩的呢。

        等我加满油往家开的路上,赶上路口右转弯等红灯。信号灯变绿,我一抬脚就熄火,屡抬屡熄。眼瞅着绿灯又变成了红灯。等红灯再次变成绿灯的时候,我仍然无法争气地开出去。后面等待的车终于丧失了耐心,不但按了“嘀嘀”,还硬从我的左边挤了过去。我只好悲愤地把头侧过去。

        怎么都是心跳

        我自认是个好司机,在过去的五年只收到过一张停车罚单和一张超速罚单。但是关于驾驶的舒适感,我始终缺乏。

        有一次搭老板的顺风车,她一边开一边张牙舞爪地比划说,在美国时发现很多中国人都是老大不小了之后才学习驾驶汽车,很多人都缺少驾驶感,开得又愣又哆嗦,练了很多年还是不行。中国拥有私家车是最近十年才逐渐普遍起来,直到现在,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不是车轮上长大的。我就是个典型,可是我绝不会放弃终有一天驾驶保时捷在德国的高速路上驰骋的梦想。在德国,匹配炫酷高速路的是一颗更加放松的心。

        拎客

        Fahren ohne Limit

        “自由公民,自由驾驶”是20世纪70年代流行于德国的一句口号。从这句口号中可以看得出德国人对德国高速公路行车不限速感到无比的自豪。据统计,截止至2012年,德国境内高速公路(单向)总长度为12845公里,其中65.5%的路段不限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