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封面故事
    报 纸
    杂 志
    留学 2014年06月20日 星期五

    以色列:中国留学生的应许之地

    特约撰稿_孙通 编辑_覃巧云 《 留学 》( 2014年06月20日)

        导语:战争不是以色列的全部,除了创新教育,以色列值得称道的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如画的风景。那里的生活有多美好,去过的人才知道。

        “我下来是要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领他们出了那地,到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就是到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之地。”在圣经《出埃及记》第3章第8节中,上帝对摩西如此说道。所谓“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即是指如今的以色列之地。

        中国留学生遍布全球,踏足以色列的却是少之又少。人们太不了解以色列,在大多数国人的印象中,这是一个累经战火、安全形势堪忧的国度;似乎只有到过这里的人才会明白,战争并不是以色列的全部。有亲历者将它称为“战火硝烟中的应许之地”,以一个留学生的眼光看来,这样的评价恰如其分。

        造火箭卫星都不是事儿

        以色列人对教育的重视为世人称道。曾有报道指出,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色列教育经费投入一直仅次于军事经费,占GDP8%以上,超过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发达的高等教育水平,是以色列教育的魅力所在。以我就读的以色列理工学院为例,这个大学被当地人视为“工程师的摇篮”,在世界上有着“以色列的麻省理工”的美誉。爱因斯坦是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知名校友,除此外,这里还诞生了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创新,是以色列教育的关键词,创新精神渗透到以色列教育的每个细节。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日常学习完全与实际相结合,航空航天专业的学生从大三开始就可以在学校自有的火箭发射中心尝试进行诸如研制火箭、发射卫星等高精尖工作。在这里,没有人会因为你的失败而指责你。鼓励创新、不畏惧失败,是以色列创新文化的精神内核。

        以色列的中国留学生不多,大概有200余人,其中以硕士生或者博士生居多,攻读本科的较少。这种局面的形成与当地的语言、大学的课程设置等因素有关。

        以色列民众的受教育程度很高,尽管以色列的官方语言为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英文在当地较为普及,与当地人使用英文沟通毫无问题。但在大学里,希伯来语是最常见的授课语言。以色列的高等教育体系有个鲜明的特点:英文授课在本科课程中较少见,大多都使用希伯来语教学;相比之下,为研究生开设的英文课程则多得多。

        以色列人在本科教育阶段坚持希伯来语教学,尽可能地保留本土特色,这样固然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却也增添了外国留学生到以色列接受本科教育和融入当地社会的难度,他们往往只能在为数不多的几门英文课程和专业中进行挑选。不愿屈就的人只好发奋学习希伯来语,希望能尽早转入其他专业,和当地学生一同上课。也因如此,很多初到当地的中国学生都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当地的教学环境。

        其实,一些大学的管理层已经多少考虑到了语言对他国学生的阻碍,只是目前留学人数尚寡,开设更多英文课程对于他们来说仍有压力。随着中以交流的逐步加深,来以色列进修和读书的中国学生逐年增长,相信情况会有所改观。

        周五去购物 周日去上班

        在以色列,超市和杂货铺随处可见,商品的价格也千差万别。相比超市昂贵的物价(大致是国内价格的2倍),农贸市场的价格比较亲民,往往只有超市价格1/2甚至1/3,而且种类繁多,可选择的余地更大。

        在国内,周六、周日是休息日,但以色列却不是这样,周五周六是一周的结束,周日才是第一个工作日。所以,到了周五和周六,整个以色列仿佛突然就安静下来,商铺关门,公交车停运,只有几家阿拉伯人经营的店铺还会正常开门。

        每到周五,农贸市场的蔬菜水果就会变得便宜许多。假期里购买者稀少,如果没有办法处理掉滞销的货品,它们在这日渐炎热的季节极可能腐烂变质。精明的犹太人到了这个时候会豪爽的半买半送,努力清空余留的货物。对于消费者来说,周五就是采购食物的好时候,水果有时会便宜到让你恨不得全部搬回家。

        以色列的传统食物是一种叫做“Pita”的饼制品,这也是当地最为常见的食物之一,类似于中国的肉夹馍。Pita未经烘烤,口感比较松软,是以色列人钟爱的吃食。在那里的街道闲逛时,经常可以看到以色列人悠闲地坐在路边,蘸着酱料吃Pita。

        当地人的饮食习惯与中国颇不相同。猪肉是中国人餐桌上常见的食材,在这里较难寻觅,想吃的人只能到俄罗斯商店购买,价格之高也成问题。不过,由于犹太人不吃内脏,猪肝之类的食物价格低廉,这一点对于中国人来说也算是个小小的“福利”。当地人一日三餐的食物搭配,通常是各种酱料,配上腌制的黄瓜、橄榄以及蔬菜水果沙拉这样的组合。相对于国内丰富的美食,这里显然逊色一些,不过以色列种类繁多的水果和味道纯正的牛奶却是一绝,令人回味无穷。

        住宿是每个留学生都要面对的问题。本科生和非本科生的住宿待遇不太一样。学校一般会为本科生提供有偿校内住宿,至于住宿的环境,根据居住地点不同,条件会有差别。有的是两人间,共用厨房,洗手间分开;也有的是套间,厨房、洗手间都是公共区域。房型不同,费用也不同,一般住宿费从200美元到500美元不等。当然学校的地段也会决定住宿费高低,比如说特拉维夫市的住宿就要比海法市的价格贵上一倍。如果是有幸申请到奖学金的学生,学校通常会免除其住宿费。

        如果是那些进行短期交换和科研项目的留学生,就没有上述的优待了。一旦不幸未分配到宿舍,就只能选择在学校附近租房子。每月600美元至2000美元不等的高昂租金是在外租房的留学生“不能言说的痛”。我们常说,运气和人品决定了留学生是否能租到一个称心如意而又承受得起的房子。

        不同于国内建筑的色彩斑斓,以色列的建筑风格比较统一,这里的住宅粉刷都采用灰白色的涂料。土木专业的教授在授课时,也会格外强调学生要使用灰白涂料,到底是出于宗教原因还是其他,我们不得而知。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当地的住宅隔音较差,这或许跟以色列人坚持的建筑标准有关。如果防火、结构和隔音相互矛盾时,以色列人宁愿舍弃隔音方面的要求,也不愿意重新进行设计。所以,如果你在房间听到隔壁房间的谈话声,记得保持淡定,同时注意在平时说话时把声调降低。

        这里很安全 能和大兵同乘公交

        国情所致,以色列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和紧张程度,远超其他国家。这一点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

        入境以色列的安检可能是世界上最严苛的安检。从你开始值机的时刻起,紧张的气氛就开始弥漫,充斥整个过程。以色列的安检询问由一套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组成。包括入住地点、停留时间等细节问题,其中也不乏一些看似有点白目的问题,诸如“你是否携带武器”等。类似的安检问话时长因人而异,一般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不等。在此,奉劝想前往以色列的国人:最好给自己预留充足的时间,以免因为安检而错过航班,很不值当。

        相对于国内一些城市流于形式的地铁安检,以色列国内的安检要严格许多。在人群密集的场合,如大型购物商场、火车站、学校,携带手枪的安检人员会认真的检查进入的每一个人。

        如此严密的安检防范,极大程度上保障了民众的生活安全。“在以色列学习和生活是否危险,担不担心遇到恐怖袭击等危险情况?”国人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其实,自从隔离墙修建以后,以色列境内已经很多年没有发生恶性暴力恐怖事件了。社会治安状况总体还算良好,一些小的城市可说是民风淳朴,路不拾遗。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如特拉维夫之类的一些大型城市,因为人口混杂,经常会发生偷窃事故,留学生在旅行途中遭遇护照被窃的事情偶有耳闻,所以出门在外仍需小心防范。

        在以色列街区,经常可以看到荷枪实弹的士兵。见到此景不必过于紧张,因为他们不一定是在巡逻,可能只是在去报到的路上,或者是刚刚结束训练。在公交车上,拿着冲锋枪的大兵坐在乘客身旁的情景并不鲜见。这些士兵跟留学生年龄相仿,胆子大的人说不定还可以顺便和他们侃几句大山,聊聊家常。

        算错账单的精明人 矛盾中和谐的民族

        在以色列呆的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很多看似矛盾的人和事在这个社会和谐地共存。

        以精明著称的以色列人也会犯糊涂。我经常会遇到算错账单和弄错路线的事情,而且算错帐的情况往往都是多算。此外,当地的交通也不靠谱。以色列多山地,所以不适合采用地铁等交通方式。公交车作为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并不准时,人们经常过了一个小时也等不到一班公交,又不愿乘坐收费昂贵的出租车,所以你经常可以见到公交车站聚集着一群等车的当地人。这或可算是一种独特的等车文化。

        不同于中国人爱提倡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以色列人民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利益。在他们看来,只要老子不开心,无论你是总统还是天王,我们该罢工就罢工,喝着小酒聊着天也不会去牺牲自己的利益。以色列外交部的罢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近几年,以色列外交部罢工好像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几乎每年工会都会组织一场。届时,所有以色列的使领馆全部停摆,无论是办理签证还是出入境都会受到影响,甚至连总理出访都被迫取消,很多人因此遭遇无法续签的难题。

        其实,这种情况不难理解。尽管以色列各方面的创新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但是随着大宗国际商品价格的上涨,物价水平在持续升高,人们的工资水平却仍在原地踏步。对于类似的事情,普通的以色列百姓仿佛早已习惯。

        犹太人占主体的以色列,有800多万人口,是个多民族国家。除了犹太人,这里有近四分之一人口是阿拉伯人。犹太人并未因为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而排斥阿拉伯人。这两个在外人看来完全对立的民族在以色列相处得还算融洽,他们每日见面会互相问好,也会一起饮酒作乐。尽管表面看来一片和谐,实际上非犹太族人仍然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

        以色列实行全民义务兵制度,无论男女。不过,兵役并非每个人都有资格参加,只有犹太人才可以入伍,阿拉伯人则被排除在外。

        此外,据一位名为Itzik的阿拉伯朋友透露,以色列公司招聘的时候,会优先招聘“犹太人”。这里暗含的意思是: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更受欢迎,而信奉基督教的犹太人则要被轻视,甚至依据犹太教的教规可以被乱石打死。

        颤抖吧 在古老历史面前

        以色列位于中东地区,这里的城市不像国内城市那样高楼林立,从耶路撒冷,到中部的特拉维夫,再到北部的海法、南部的埃拉特,都别有一番风情。

        以色列的首都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三大宗教的圣城,世人眼中历史悠久的宗教活动中心。耶路撒冷有老城和新城之分。老城被一分为四,分别存在着犹太教区、伊斯兰教区丶基督教区和亚美尼亚教区。这里既有犹太人心中和上帝直接沟通的圣地哭墙,也有耶稣基督受难经过的足迹,还有伊斯兰教建立在圣殿遗址上的圣岩清真寺。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能在《圣经》和《古兰经》上一一找到,抚摸着每一块石头,就好像品味着几千年的历史。所以来到老城的人,立时就能感知浓厚历史和文化积淀的气息;新城,则与其他国家繁华的都市无异。

        特拉维夫,是以色列的经济首都。它被称为“创业城市”,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无论是寻求事业上的腾飞还是生活上的放松,都可以在特拉维夫从容享受到。这里有着美丽的海滩、繁华的街市和喧嚣的酒吧夜生活。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中国城”,尽管不大,但是想到那让人魂牵梦绕的“老干妈”,很多中国人仍会不辞辛苦地从以色列各地跑到特拉维夫,大肆采购一番。这所大城市也有它“奔放”的一面,初次游历特拉维夫的人,多少都会注意到一个场景:遍布街头的黄色小广告配着挑逗性的图片粘贴在地上,直白得让人咋舌。

        海法,是以色列第三大城市,位于以色列的北部,是该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以色列日常使用的汽油很大一部分出自这里的炼油厂。海法的地中海风景同样吸引人,结束了一天辛劳的工作后,当地人会选择去海边走走,踩在细腻的沙滩上面,吹吹海风,捡捡贝壳,跟海浪亲近一下。最值得一提的是巴哈伊空中公园。巴哈伊空中公园是历史不长却发展迅速的年轻宗教——巴哈伊教派的精神圣地,坐落于海法市。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盛赞其不仅具有普世的精神价值,在建筑风格和设计上也具备独特的文化价值。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与近代宗教有关的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今,它已经成为海法文化魅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以色列就像一本书,每个角落都有着一段被人传颂的故事。读懂了以色列,也就读懂了世界的宗教文化。置身其中,你会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历史面前的渺小和卑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