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封面报道
    报 纸
    杂 志
    留学 2013年12月05日 星期四

    “新朋友”强迫症各

    王楠 《 留学 》( 2013年12月05日)

        张静一曾经是数家全球500强企业的全球人力资源高管,为公司在全球名校范围内搜罗人才时她发现,名校学生,尤其是中国留学生身上存在着许多问题,最突出的则是缺乏全球化的视野和思维。因此,在女儿到美国常青藤学校读本科后,她开始训练女儿的国际化思维。

        国际化视野:和全世界的人成为朋友

        张静一在为公司选择领袖型储备人才,其中一个标准就是国际化的视野,因为视野决定着一个人的高度和格局。但能够真正达到这个标准的亚洲人凤毛麟角。在张静一看来,有留学经历和具有国际化视野是两码事。真正的国际化视野,是能够深入了解全球的不同文化,真正理解不同国家的人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并能够与其交流沟通和共事。

        作为中国人,张静一有时也想私心一回,假如有两个同等能力的候选人,她也许会倾向于选择中国籍的,可惜她很少遇到能让她满意的中国留学生。中国学生大多非常聪明、成绩优异,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可他们与其他国家的人打交道的能力比较差,视野较窄甚至狭隘,很少能掌控住大场面。“就是给他们机会,他们也抓不住,毕竟这是为海外总部挑选人才,不是驻中国区。”这些全球跨国公司的HR有个共识:中国学生更适合做专业型人才,通俗一点说,就是一个“可靠的螺丝钉”。

        张静一为这些没有充分利用留学资源的中国学生感到惋惜。当她的女儿张敏去美国常青藤学校留学后,她着重培养女儿的国际化视野。

        张敏启程赴美时,张静一没有给女儿布置任务,而是给她建议或者点拨—在张敏成长过程中,张静一一直扮演朋友的角色,母女俩已经形成了默契,张敏明白妈妈建议她做一件事时有她自己的道理。张静一告诉女儿上大学后不要光学习,而要和人交流,多参加社团活动,要跟世界不同地方的人成为最好的朋友—不是普通的泛泛之交,而是最好的朋友,她强调。

        张敏认为自己不是一个特别善于和别人打交道的人,她更喜欢安静地看书,“我是一个思考型的人,”她说。为了逼迫自己和别人交流,她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标准:每星期都要认识一个和自己不一样的人。

        刚开始时,张敏觉得很痛苦,有时会跟妈妈说,这个人跟我想法不一样,不想再跟他聊了。张静一告诉女儿,你不需要去同意,或者跟他一样,但你需要理解别人。你需要去了解别人是怎么想的,如果这类人这种人在世界上数量比较多,那么就必须去了解是什么样的背景成长经历让他有了现在的想法,即便他跟你的想法不一样。

        张静一让女儿这样做的深层次逻辑是:如果要在全球化的公司工作,势必会遇到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和他们顺利共事、展开合作的前提是足够了解对方。

        美国崇尚多元文化的大学校园为张敏提供了便利。张敏尝试建立沟通的一个对象是自己宿舍的女生,来自明尼苏达州的农场,在上大学前只去过两次城市,平时和奶牛这样的动物生活在一起,那是张敏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一种生活方式。张敏觉得和她没什么共同语言,而舍友也比较内向。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张敏开始没话找话和她聊,渐渐发现这个女孩对大自然的理解与自己的理解完全不同,她把自然当成了自己的家。当张敏向妈妈提及此事时,张静一说那个女孩是和自然共呼吸的。张敏终于明白,与人交流,能带给她更多书本上看不来的东西。

        而她也开始明白和经历、想法相似的人聊天是更容易、更开心,但那也是一个局限的安全地带。张静一告诉她,做一个勇士,需要勇气,只有突破自己的想法,跳出“舒适地带”,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

        现在的张敏已经把和各种各样的人交流当成了习惯。她最要好的朋友包括哈萨克斯坦人、卡塔尔人等,而且对他们的理解是非常深入的,这超过了张静一的预期。有时张敏发现自己最近过得很顺畅、沟通毫无障碍了,就会跳出来想,“是不是需要再认识一些和自己不同的人了?”

        当张敏的朋友遍布世界各地时,张静一会提醒女儿,你是中国人,需要立足于中国,中国的朋友圈是你的根本。

        张静一会带女儿去各大国家体验,她认为走马观花式的旅行对提升国际化视野无实质意义,最关键的是,和那个国家的人共事,观察他的做事方式,如何处理利益关系,怎么和人谈判等,快速深入了解一个人和他背后的文化基因。

        就是要上台面儿

        张静一认为,一个人能不能把自己活出来,是能够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还是平庸的人生,取决于一个人的事业、眼界、心胸和韧性。成就事业有赖于眼界,心胸决定眼界,眼界反过来也会拓宽心胸;事业的建立、心胸和眼界的培养,最终则是依靠持之以恒做事的态度。和不同身份的人建立联系、维护这种关系进而打入某个圈子能很好地训练一个人的国际化程度。

        张敏在完成每周的“了解一个人”的目标时发现,如果要和一个人成为朋友,首先要进入他的社交圈子。最初会和这个圈子没有交集,但张敏会观察他们喜欢玩什么然后也去玩,当遇到不太明白的问题时就厚着脸皮去问他们,通常他们会很乐意教她。建立初步联系后张敏逐渐参与他们的社团活动,努力认识新的人,加对方facebook,聊一段时间后请对方喝咖啡,或者有活动叫上对方一起去,直至真正进入这个圈子。

        张静一提醒张敏,要和不同层次的人不卑不亢地打交道。中国留学生往往局限于和相近年龄段的人交往,而遇到高层次人士,则露了怯,不知道如何呈现自己,怎么讲话,即使毕业自顶尖名校,也少有落落大方者。“说难听一点,有些人上不了台面。”

        张静一会利用自己的职业身份和人脉资源向诸如五百强公司的CEO引荐自己的女儿,让她接触一些高端人士随意聊天。让张静一欣慰的是,张敏的表现通常得体大气,能够持续、自然地和对方互动,让对方另眼相看。

        张敏说这是不断尝试、训练的结果。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往后缩,担心自己表现不好,以至于从来没试过和高端人士打交道。“比如你这样做,人家觉得这样有点不妥,那下回就不要这样做了呗,慢慢试多了就懂得怎么跟这种层次的人打交道了,这类人还是有些共性的。”

        张敏觉得并不是因为母亲的缘故她才有机会和高端人士对话。其实,留学生拥有很多这样的机会。在海外名校,经常会有各色名人来学校进行演讲,在张敏上学期间,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芝加哥期货交易主席都曾到常青藤学校演讲,中国学生一般都不敢和他们聊。张敏看到他们在演讲前后无事,就会走过去,将自己准备好的、对方可能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和对方聊天。“你抱着自己是和对方一样平等的人的态度,准备好对方领域里的问题,不卑不亢地和对方对话就可以了。”

        人家不是傻子

        张静一从来没教过张敏具体如何和别人打交道,都是让她自己去摸索,不过她也会提醒女儿,和任何人交流前都要想一想自己能带给对方什么,同时需要维护建立起来的关系,需要有心胸。

        张敏有时也会和朋友吵架,或者遇到一个和自己观点完全相反的人让她觉得很烦。

        张静一告诉她,每个人都会存在问题,而且不见得你就是对的;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不应该跟别人没完没了地争执。结交很多和你世界观不同的人,肯定会有冲突,如果你不宽容,是无法维护这些朋友的。

        张静一很反对急功近利的交往动机,她说关系的维护需要建立在自然的互动和给予的基础之上。张敏觉得有些中国留学生虽然不惧社交,但是刚认识一个人恨不得马上让对方帮自己介绍工作。

        “人家也不是傻子,你有所图对方肯定能感觉出来。如果你认识一个人只是为了让他帮你介绍工作,那这种关系就太浅了。一个人对你视野的开阔,对你看待问题的影响,远远超过给你找一份工作。你一辈子能找几次工作呢?”

        张敏认为结识不同的人的真正意义所在是给彼此带来提升,“我给了你一些你以往不知道的信息,而你的视角是我以往没有的,这种交往能提升彼此的眼界。”

        张敏和张静一都认为关系的维护和回报并不是依靠物质。张敏在和芝加哥期货交易主席聊过天后,得知他对中国市场非常感兴趣,就会经常给他分享中国正在发生的事儿,有时也会给他发一些好玩的图片。他们现在已经是很好的朋友。张敏最要好的哥们还包括一个欧洲的贵族。

        张静一告诫女儿,在每一个关系中,你需要把给予放在第一位,看能帮对方做什么,能给他带来什么。哪怕是一次很短暂的接触,你可以给对方一个微笑。“如果一个人的心很自私,只围绕着自己要做的那么一点事,鼠目寸光,以自我为中心,那肯定走不上世界舞台,而且把很多东西自动地给截掉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