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13日 星期二

    淮阴工学院:深化产教融合 培育复合应用型人才

    作者:王业琴 余柏林 王立彬 《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13日 04版)

      近年来,淮阴工学院始终坚持服务地方不动摇,坚定走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发展之路,经过校企联合办班、校企合作办学、多元协同共建、校城融合等发展阶段,形成“接地气”“进产业”“聚合力”的办学特色,积极培养高素质、实基础、强能力、善创新,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顶层设计“接地气” 创设产教融合新体系

      对接需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学校紧密对接江苏“1650”产业体系及淮安“7+3”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需要,整合优势资源与技术力量,聚焦智能制造等新兴交叉领域,打造优势特色学科。按照“控制总量、优化存量、建好增量”的思路,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构建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智慧交通、化工制药、现代农业等专业集群,覆盖专业总数80%以上。

      多元协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紧密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构建多元育人共同体。明确立德树人、五育融合、应用为本、交叉复合、专创融合、协同育人6大原则,创新提出学科专业与产业需求、课程体系与能力进阶、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组织实施与学生志趣、质量评价与育人目标6个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进产业” 构建产教融合新模式

      双向奔赴,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坚持多维融通、多元协同,形成以专业标准与行业标准“双标对接”为牵引、以企业环境课堂与实境教学课堂“双境互通”为主体、以教学实训岗与生产实习岗“双岗交替”为重点、以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双维评价”为保障的“四双联动”人才培养模式。

      面向产业,推进复合人才培养。学校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面向数字孪生、生命健康、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产业,开设新能源汽车工程、无人机应用等12个微专业,打造“专业+智能”“主修专业+微专业”“主修学位+辅修学位”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共建共享,强化教学资源建设。学校邀请相关行业专家、技术骨干深度参与体系设计、课程开发、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创新,共建课程教材、实践教学基地、案例库等教学资源,实现实践平台、师资团队、课程教材、科创成果相互支撑。目前,学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9个,获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6个、产教融合重点基地建设点1个,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50部,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78个。

      引培并举,打造双师双能队伍。学校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完善“研发教学在学校、应用实践在地方”柔性引才用才机制,打造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师资团队。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卓越教学能力培养计划、中青年教师参加工程与社会实践行动计划,强化“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现有国家级人才16人,江苏省特聘教授2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教学名师3人,入选省“双创计划”“六大人才高峰”“333工程”“青蓝工程”等省级人才项目460余人次,省优秀教学团队、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15个。

    双向赋能“聚合力” 激发产教融合新动能

      打破壁垒,重构育人组织载体。淮阴工学院打破学校与企业、教育与产业之间的体制机制壁垒,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校院(所)合作、校地合作,重构组织载体,合力打造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5个、省级教学科研平台53个。共建苏盐井神与凹土新材料、传动装备智能制造、农垦学院等16个产业学院,获得省级重点产业学院1个,促进“地方产业—专业集群—产业学院”有机衔接,实现“淮工”专业全覆盖、淮安产业全覆盖,毕业生留苏就业率达80%以上。

      校城联动,形成双向赋能格局。按照“学校对接政府、学科对接产业、团队对接企业、技术对接需求”的思路,学校推进校城融合“1111”工程,组建校企“1+1”团队、“1+N”团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苏北地市合作全覆盖;推进与苏中、苏南县(市、区)及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的合作,推动形成双向赋能的发展局面。近5年,校政企签约4000余项,合作经费超7亿元,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50多亿元;获省(部)级科技奖20余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300余件,实现专利转化3500余万元,位列“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前50强。

      (王业琴 余柏林 王立彬)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