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如何以创新引领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所在。近期,本报记者赴广东、上海、江苏、辽宁等地采访调研,看当地如何先行探索、因地制宜、系统谋划,描绘新质生产力的“工笔画”,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
向“新”而行,构建未来发展图景
搭乘天空旅行飞行器,让“九天揽月”不再遥不可及;借助3D打印,一抔金属合成粉便可“点石成金”;对话AI,于时空交错中开启人机互动的奇妙旅途……在民用航空、新材料、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新质生产力犹如一根杠杆,以科技创新为支点,撬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为拓宽人类生活空间创造无限可能。
无论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未来产业,只有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才能真正实现质量、效率、动力变革,进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新的竞争力。那么,创新之源在哪?怎样让成果实现由“0到1”的突破,和由“1到10再到N”的转化与延伸?
深圳光明科学城中,合成生物研究以及脑解析与脑模拟两大科技基础设施比邻而居,一批科研院所、科创企业积聚起来,有关创新的故事不断上演。
合成生物研究的实验室里,机器人动作娴熟,将生物试剂精准挪移放进微孔板上,科研人员一键下单,机器人又将所需物料配送到指定位置。“智能理念的引入,让生物元器件、人工细胞等物质的合成、组装与测试变为现实。”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袁海介绍,智能工具让研发如虎添翼,试验周期缩短、实验效率提升。
此外,在科学城,科研团队与孵化企业集于一体,“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得到推广。“科研人员开展原始创新研究,突破核心技术难题,孵化器企业则对此进行开发与转化,力争实现产业化。”合成生物学研究所产业创新与转化中心主任罗巍打了个比方,“楼上”“楼下”串个门,创意被激发、堵点被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周期得以极大缩短。
与合成生物研究的运作模式类似,脑研究实验室也通过打破壁垒、共享资源的方式提升科学研究效率。为了破解成果转化受阻的难题,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应运而生,数十家企业“拎脑入住”,让好成果、好产业有机对接,以更具特色的产业集群,融入更为开放的大市场格局。
调研中,记者认识到,科技成果要走下“书架”,走上“货架”,就得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两者犹如鸟之翼、车之轮,共进共赢、相互促进。从南海之滨,到北国沃野,再到长三角城市群腹地,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正为高质量发展育新机、开新局、辟新路——
广东,已拥有14家国家高新区、32家省级高新区,1066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体系,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探索新模式。
上海,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时尚消费品等六大重点领域实现集群化发展,国产大飞机、大游轮、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速培育,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
江苏,致力于布局未来产业,到2026年,推进100项前沿技术、培育100家示范企业、升级100家科创园区……让新兴产业“长成林”,未来产业“快生根”,培厚新质生产力发展沃土。
辽宁,鼓励科学家勇闯“无人区”,围绕人工智能、元宇宙、深海深地开发等领域扎根深耕,以生产力“焕新”引领产业体系加速升级。
智能加持,传统产业“老树”焕新生
广东江门,一个位于地下700米的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备受瞩目。它的装置核心,直径35.4米的全球最大单体有机玻璃球由位于江苏泰兴的汤臣科技公司承建而成。
“这么大的玻璃球在合拢时,不能有气泡、灰尘、杂质,这是项目最难的地方。”该公司董事长汤月生介绍,为了突破难关,公司新建了高标准化的车间厂房,开辟生产专线,在科研经费上不吝惜、在技术探索上敢试错,最终成功打开国内外高端市场,赢得了有机玻璃领域的标准制定权。
传统不等同于落后,传统产业要想“老树春深更着花”,核心便在于提升创新能力。通过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数据与原有生产要素有机衔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除了江苏,广东、上海等地的传统产业也不服老、敢突破,不断提升科技含量,开辟一片新蓝海。
传统纺织业借助“一朵云”激活一条产业链,它是怎么做到的?在广州致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平台上,记者找到了答案:登录自主开发的智能平台,选好款式、风格,几套虚拟数字样衣便跃然屏上;透过智能化探头实时监控,布料检验精准无误,清晰可见的二维码报告,让生产链条实现全程追溯……云端生产,让传统产业实现流程再造、提质增效。
在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临港基地数字化工厂,400多台机器人正在忙碌,许多复杂流程均由它们完成。仅一条生产线,就能同时生产“纯电、混动、燃油”3种不同动力方案的车型,品牌涵盖13种之多。数字工厂的建造让企业颇为受益,一组数据成为见证:产品质量缺陷下降30%,生产线开动率提升2%,单车成本和工时下降超过10%,生产效率随之提升了10%以上。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摒弃粗放式发展,转向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以发展的“含绿量”提升增长的“含金量”,让传统制造业逐绿而行、行稳致远。
江苏盐城滨海经济开发区,几十家机械制造企业集聚于此。受污水治理、废气治理成本以及相关技术的制约,企业运营成本高居不下、治理成效难以达标。
面对问题,迎难而上。能否建设一个绿色工艺集约发展平台,让各个企业共赢共惠,成为关键破题点。于是,当地投资12.8亿元,建起了全省唯一一个机械制造产业服务中心——绿岛智能制造服务中心,后续又经历两年多工艺改造,最终擦亮了绿色制造品牌。
政策托举,智慧源泉竞相奔涌
在辽宁省大连市,有一个城市“充电宝”——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它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周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参与电网调峰调频;还可以在电网故障时,成为发电机组的“黑启动”电源,为城市供应4小时电力。
“充电宝”的研发者,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最近中标了多个大规模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可谓喜事连连。
这家企业何以在科技赛道上尽情拼搏、一往无前?政策支持是重要一环。当地按照相关规划,稳步打造示范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腾飞注入强劲动能,助力企业跑出“加速度”。
“省里、市里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都给予一定关注,引导我们做好新旧模式与动能之间的衔接与转化。”融科储能总经理王晓丽说,通过国家示范项目,一些技术瓶颈打通了,创新潜能释放了,一条绿色、智能的产业链条完善起来。
近年来,辽宁各地统筹协作、因地制宜,推动科技与产业“双螺旋”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累计培育科技服务机构400多家,一批专业化、市场化对接路演活动多点开花、多向发力。
厚植新质生产力,人才是根基。从生产一线到科研院所,各方或是筑巢引凤,或是自主培养,不断激活人才“蓄水池”,增强引智“磁力场”,书写“群英荟萃”的新篇章。
深圳湾实验室,赋予逐梦青年一片开阔沃野。这里成立了人才招聘委员会,定期评估人才引育成果,给予科研人员自由的经费支配权,让“自由探索+协同攻关”成为普遍工作模式。5年间,共引进高层次人才140余人,组建了100多支科研团队,为持续攀登科技高峰凝智聚力。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刚入职的大学生,素质好、有想法、敢创新。我们从零起步,以项目为抓手,在实践中锻炼人,让青年尽快独当一面。”江苏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叶国晨介绍,自主培养的人才队伍会比较稳定,为研发领域弯道超车、厚积优势供给了后备力量。
无论是江苏南京发布“人才强市二十五条”,还是广东各地推动粤港澳人才合作协调机制,抑或是上海将大学科研究范式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些政策与摸索都在不断疏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点燃“人才引擎”,为促进人、产、城多向奔赴创造平台基础,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活力与动能。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李晓、郝泽华、苏雁、杜倩、孟歆迪、刘习、张胜、刘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