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3月14日 星期四

    与时间赛跑 为生命护航

    ——记湖北省武汉市急救中心“120生命热线”服务团队

    作者:本报记者 王建宏 张锐 本报通讯员 刘欣然 《光明日报》( 2024年03月14日 10版)

      “快点快点,我们这里是四季美农贸城,他心脏装过支架,现在人已经昏迷了。”前几日的一个深夜,23时许,湖北省武汉市急救中心120调度员邹婷接到了这样一个求救电话。她一边派救护车一边询问患者病情,得知患者胸部无呼吸起伏,当即决定通过线上指导家属对其进行胸外按压。

      “我发了一条视频短信给你,点链接进去。”在邹婷的引导下,病人家属打开“武汉急救”微信小程序。视频接通后,邹婷直观地看到了现场的情况。“手臂打直,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一二三四……”这样的通话保持了12分钟,直到救护车抵达现场,医护人员初步判断患者是心肌梗死。通过车载呼吸机支持,患者很快苏醒,后经治疗转危为安。

      这是调度员们日常工作的缩影。“反应敏捷,救治有力,分秒必争,守护生命。”武汉市120指挥调度中心大厅调度台屏幕上的十六个大字,也是“120生命热线”服务团队的工作宗旨。近日,武汉市急救中心“120生命热线”服务团队获评第九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丁零零——丁零零——”电话铃声在武汉市120指挥调度中心此起彼伏。每一位调度员面前有6个电脑显示屏,呈现出电子地图、可用救护车位置等信息。“接电话是我们的日常。一个电话能够拯救的不只是一个人,更是一个家庭。”120调度主班周婵说。

      调度员的协调、引导,在院前急救中极为重要。尤其是对于突发心跳骤停的患者,在调度员的指导下抓住“黄金救援4分钟”,是提高患者救治率和预后情况的关键。使命感、责任感、价值感已经融入了调度员的日常工作中。“打电话进来的人大多处于非正常逻辑中,紧张、焦虑、崩溃情绪十分常见,调度员的服务要有温度,真正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武汉市急救中心120调度科科长丁一鹛说。

      “让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技巧”是武汉市急救中心的目标之一。不定期的急救开放日,让更多民众走进120指挥调度中心,提升自救互救能力。“大家可以到急救中心参观,进行VR体验,更直观地感受突发情况到来时的危险,掌握心肺复苏操作的正确位置、姿势、力度,AED操作方法等。”武汉市急救中心培训中心科长乐薏介绍。

      在社区、学校也时常能看到“120生命热线”服务团队的身影。他们下沉基层,开展急救科普和义诊。乐薏说:“当紧急情况发生时,普通人只要能想起一点自救互救的做法或技巧,就可能拯救一条生命。”

      “120生命热线”服务团队全年无休,24小时守护着居民的生命安全。2023年,武汉市急救中心“120生命热线”受理电话87万余起,日平均电话量2000多起,救护车调度有效出车500余次,先后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工人先锋号”“武汉市巾帼文明示范岗”等荣誉。

      (本报记者 王建宏 张锐 本报通讯员 刘欣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