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28日 星期三

    黑龙江:“技术流”激活“黑土地”

    作者:本报记者 张士英 《光明日报》( 2024年02月28日 01版)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65】 

      春节前夕,大家都在忙着采购年货,佳木斯市宏胜镇农民冯武选中的年货是一台四行免耕机。

      “去年玉米大丰收,今年又包了300多亩地,咱盘算着,也‘整’台机器,起垄、播种、侧深施肥都好使,早点为春耕做个准备。”冯武前后左右检查着中意的那台机器,“现在农机、种植政策好,补贴不老少,大家种地的积极性和粮食产量一样,连年往上走!”

      2023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粮食总产量达1557.64亿斤,占全国的11.2%,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一。有人形象地形容:“全国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

      黑龙江这个“中华粮仓”为何如此稳固?记者深入调研后认为:是“技术流”激活了“黑土地”。

      岁稔年丰,离不开科技助力。

      “我的630亩农田,都装了水肥一体化智能渴滴灌设备。以前是大水漫灌、农药漫撒,铺了滴灌管,玉米‘渴’的时候给水、‘饿’的时候给肥,省水省药不说,一亩地能多打三四百斤粮!”黑龙江肇东市鑫伯利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单玉恒尝到了科技增产的甜头。

      数据显示,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率保持在98%以上,稳居全国第一。

      岁稔年丰,离不开良种保障。

      “李老师,去年我种您的高蛋白品种,16垧地打了13万斤,亩产达540斤。今年镇里不少种植户都想种这个品种,让他们联系您行不?”接到抚远市海青镇大豆种植户李安民的电话,李艳华很是开心。

      作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寒区大豆育种学科组组长,此刻李艳华正在海南三亚崖州区南繁基地里记录试验数据。“通过‘南繁北育’的方式,大豆的常规育种时间能从10到12年缩短至8年。”李艳华告诉记者,这次,她带了9000多份试验材料过来。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农作物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45%以上。

      岁稔年丰,离不开新农人努力。

      “叮叮叮……”提示音响个不停,水稻种植户周德华赶忙从厨房出来,擦干双手点开手机。

      微信群里,北大荒七星农场发布了一条预告:周二上午,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范明生教授,将以《面向规模化水稻种植农场的智慧精准施肥技术》为题,进行直播授课。“收到,一定准时收看”“这样的讲座很解渴”……种植户纷纷留言。

      “想要多打粮,就得不断学习新技术。”虽是冬闲,但周德华一点也没闲着,像这样的培训,这个冬天他已经参加了十几场。

      种了20多年地,周德华深切感受到学习新技术的重要性:“以前,400亩地打药得三四天,现在无人机喷洒2小时就能搞定。我家收割机装了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效率高不说,粮食损失还少。用好这些新技术新装备,不学习可不行!”

      互联网铺在“田埂上”,无人机变身“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如今,在黑龙江,一批批新农人,正在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书写现代农业的新传奇。

      岁稔年丰,离不开“劲”地支撑。

      “玉米大豆轮作是最佳‘搭档’,大豆根部的根瘤菌,可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玉米增产。”在佳木斯市桦川县,趁着各村种植大户到县里参加技术培训的空档,桦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杨忠生叮嘱,“将秋收后的作物秸秆粉碎,再深翻回填,配合新年的有机肥深混、保护性耕作、种植结构调整,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让黑土地更有‘劲’。”

      为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黑龙江出台黑土地保护利用条例,加强耕地质量监测、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建设高标准农田……建立了一整套黑土地长效保护机制。

      “等开春翻地时,我再领你来这里瞅瞅,太阳一照,那黑油油的地透着劲道,种子播进这样的地里,你想那会是什么情况?”黑龙江省海伦市邹春波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海冰对记者说。

      (本报记者 张士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