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要振兴,文化振兴既是关键,也是底气。近年来,东北流行文化屡屡受到社会关注,从“漠河舞厅”到“东北大花出海”,“网红”似乎成了东北流行文化的标签。网红文化只能短暂吸引眼球,却难有持久的生命力。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要想真正实现振兴,须重视“无烟工业”,以文化振兴促进文旅市场的繁荣,从根本上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
近年来,无论按哪个指标排序,东北都没有一座城市进入“全国十大旅游热门城市排行榜”。繁荣东北文旅市场之难,很大程度上在于人气不旺。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东北三省人口自然减少48.6万,而这一年东北三省常住人口减少86万,说明有约37万人口流出东北。怎样能让东北恢复人气?东北缺乏一个能“站出来”的城市,只要有一个“领头羊”,就会有其他城市接二连三“试水”,从而实现区域联动,为东北全面振兴带来人气。
从这个角度看,最近哈尔滨的出圈足以让人欣喜。隆冬时节,像哈尔滨这样的东北城市应是我国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之一。银装素裹的雪中美景,具有异域风情的俄式建筑,对于大多数南方游客而言,都是难得一见的。可前些年,曾有不少旅行社使出浑身解数为哈尔滨招徕游客,结果收效甚微。这次哈尔滨忽然出圈,吸引无数“南方小土豆”前来,在文旅市场扎扎实实地打了一个翻身仗。据新华社报道,元旦期间,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全面赶超2019年,达到历史峰值。
有网友亲昵地称哈尔滨为“尔滨”,将最近哈尔滨在旅游市场上的爆火称为“尔滨出圈”。这背后是哈尔滨举全市之力支持文旅工作的不懈努力——为了欢迎“南方小土豆”们,全城上下倾其所有,许多民宿老板自发当起志愿者,许多餐厅老板从早忙到晚,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哈尔滨的付出,获得了回报。相关数据显示,全国不少城市周末飞往哈尔滨的机票一票难求,连寒假期间的机票都被“炒”出了近年来的新高。网友称哈尔滨终于可以“笑哈哈”了。
其实,哈尔滨还未到可以“笑哈哈”的时候。目前,哈尔滨借助文旅积攒了大量人气,但如何将这股人气转化为助推地方经济振兴的动力还要进一步探索。
从文化经济学角度看,文旅要真正服务于地方振兴并产生实效,关键要做到如下两点——
一是高质量的文旅发展为地方发展注入敢于创新的精神动力。笔者曾多次调研东北文旅市场,深知东北文旅资源丰富,但受制于老工业基地惯有的计划经济思维,多数时候,很多东北城市并非“不作为”,而是“不知如何作为”或“不敢作为”。以工业遗产旅游为例,东北地区的工业遗产资源位居全国前列,但东北工业遗产旅游一直发展缓慢。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许多有利于工业遗产旅游发展的改造方案、扶持政策因观念固化而难以推进,这导致许多东北工业重镇的工业遗产旅游远不如深圳、珠海这样的沿海新兴城市。
“尔滨出圈”既是地方政府的一次教科书级的文旅策划,也是东北在文旅领域的一次“破冰”。它不仅让人看到了哈尔滨社会各界的热情与期盼,也让人看到思想解放、思维创新的力量。因此,东北各地有必要借助哈尔滨的出圈来一次思想的解放。
二是借助稳定的文旅市场,不断完善产业链,带动文旅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这次“尔滨出圈”也暴露出哈尔滨文旅市场一些不尽如人意或急需提升的地方:从目前的接待状况看,哈尔滨确实有点“吃不消”,譬如个别酒店老板表示,这是从业以来最忙的一个冬天,有的知名餐厅一座难求,部分景点门口排起了漫漫长队……这些既是问题,也是机会。如果能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扩大市场,还能带动相关行业的转型升级。
从时间线上看,哈尔滨出圈之前受到关注是因为一场“退票风波”——数百名游客在第二十五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现场,因难忍酷寒中的苦等而要求退票。哈尔滨相关部门积极回应,及时变危机为机遇,促成了如今“尔滨出圈”这一皆大欢喜的好事。可以说,那次“退票风波”是对哈尔滨文旅市场管理能力的一次考验,也揭开了“尔滨出圈”的序幕。
希望哈尔滨发出的“哈哈”笑声,能成为东北走向全面振兴的号角。“尔滨火了,沈阳坐不住了”成为“尔滨出圈”后网上的新热搜。坐不住当然是好事,但坐不住后面还得有慢不得、等不起。东北各城市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形成“集体出圈”新局面,让“尔滨出圈”这类现象常态化并一年更比一年好,而不是搞“一锤子买卖”。唯有如此,才能带来文旅市场的繁荣,也才能通过文旅市场的繁荣为地方的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底气和活力。
(作者:韩晗,系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