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河北丰宁:多彩非遗靓塞外

    作者:本报记者 郭俊锋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刘海波 《光明日报》( 2023年12月31日 08版)

        国家级非遗布糊画的传承人郝如香(右)向同学们讲授布糊画制作技艺。本报记者 郭俊锋摄

        舞龙表演 陈树斌摄

        满族砂画的制作吸收了古老的景泰蓝掐丝工艺。张志强摄

      【文化撷英】  

      如果把广袤的河北比作一幅画卷,那么丰宁可谓是画上最斑斓绚丽的点睛之笔。这里,素有“北京后花园”的美誉,拥有着自然界最美的色彩。

      隆冬时节,记者来到丰宁满族自治县,一场瑞雪已将这片苍茫大地装扮得银装素裹。蓝天、白云和成群的牛羊,顿时让冬日里的草原壮丽而鲜活起来。

      丰宁是一个自然风光秀美的旅游胜地,更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重地。“布糊画”“满族剪纸”“吵子会”“黄旗武会”……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就多达70多项,种类可谓繁多、内容十分丰富。

      在丰宁“中国滕氏布糊画传承发展基地”展厅,我们见到了国家级非遗布糊画的传承人郝如香,她正在为学校的同学们认真讲解。布糊画,作为一种传统的工艺美术形式,原流行于北方满族聚集区,后被丰宁民间艺术家进行了艺术创新,制作技法集绘画、雕塑、堆绣、唐卡、剪纸等工艺于一体。展厅墙上悬挂的“布糊画”远看如油画一般精致,近看立体感十足,惟妙惟肖。郝如香介绍说:“‘滕氏布糊画’被称为中华百艳,华夏一绝。它就是布上的丹青、画中的浮雕。”

      在中国众多民间剪纸之中,丰宁满族剪纸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占有一席之地。它始于清代康熙年间,真实地传递了300多年来满族的民俗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2006年,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我们一批满族剪纸以崭新的面貌登上了艺术的殿堂,许多民间剪纸队伍重新建立,作品在海内外展览展出呢!”满族剪纸传承人张冬阁兴奋地告诉记者。

      走进丰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我们被这里种类繁多而又精美绝伦的非遗作品所吸引。除了剪纸、布糊画,还有纹理齐整的铁编灯笼、寓意美好的斗升木器,带着古老掐丝工艺的满族砂画……每件作品,都记录着非遗艺人的精湛工艺,讲述着丰宁悠久的民俗文化历史。

      这几年,丰宁深入挖掘非遗文化,推动实施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开展“非遗+研学”“非遗进校园”等系列活动,非遗文化在坝上草原遍地“开花”。丰宁县委书记李东自豪地为我们介绍:“我们在5个乡镇8个村建立了‘非遗就业工坊’,设立了22个‘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形成县、乡、村三级‘非遗+’工作体系。”

      “丰宁发挥‘塞外明珠’的地域优势,打造‘文旅+’‘非遗+’融合发展新业态,实现了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丰宁的非遗不仅走入寻常百姓家,下一步,我们还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丰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丰宁县委宣传部部长田桂兰指着墙上的布糊画,脸上挂满灿烂的笑容。

      (本报记者 郭俊锋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刘海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