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看新疆之追着雪花看新疆】
随着第一朵雪花飘落,广阔的新疆大地告别了晚秋的绚烂,在一片静谧祥和的图景中迎来别具一格的冬日风情:放眼雄鸡版图的“西北之北”,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滑雪爱好者纵情驰骋于将军山和可可托海的雪原之中;在天山天池,游客们纷纷顶风冒雪到达山巅,只为一睹绰约多姿的雪后天山“明珠”;在伊犁昭苏,“天马踏雪”爆火网络,现代马产业蓬勃发展……雪厚景美产业旺,新疆的冬天,正以崭新面貌迎接独属于冰雪的“热浪”。
冰雪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若问新疆寒冬最有趣的游玩项目是什么,那答案一定是滑雪。“第一次滑雪上手很快,在教练的指导下,我顺利滑下雪道,真的太激动了!”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内,身着红衣的四川姑娘李婷刚刚站稳,就迫不及待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初体验”。
“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是昌吉州境内目前唯一的5S级滑雪场,拥有5条滑雪道、6条雪圈道。这里距离乌鲁木齐市90公里,交通便利。”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市场营销部经理王硕涵介绍,冬季来新疆旅游,已不是简简单单的滑雪,“上天池、滑冰雪、览天下、泡温泉”是每个客人到此必打卡的套餐。丰富的旅游产品供给,让新疆冰雪旅游的内涵愈加丰富。
过去,冬季是伊犁河谷的旅游淡季。随着全域冰雪旅游新业态的拓展,冬季去伊犁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新选择。前不久,位于伊犁州新源县的那拉提国际滑雪场正式营业,当天就吸引了600余名滑雪爱好者前来体验,让那拉提从“冬眠”中苏醒,赛马、刁羊、体验民俗婚礼样样夺人眼球;在以八卦城而闻名的特克斯县,“盛世华疆·九宫城游园”项目内,梦幻灯光与绚丽篝火在夜晚摇曳生姿,包尔撒克、马肠马肉、酸奶疙瘩等传统美食让来自各地的游客大快朵颐……
“‘夏秋火冬春冷’曾经困扰着我们的旅游业发展。而今,通过树立‘全季游、全域游、全龄游、全时游’理念,开发‘冰雪运动+冰雪观光+冰雪民俗体验+冰雪节庆+冰雪休闲度假’系列产品,伊犁的冬季更加可玩儿。”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综合组副组长、伊犁州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向阳告诉记者一组数字,入冬以来,仅11月当月,伊犁州就接待国内游客365.1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1.12亿元,均实现了同期超大幅度增长。
冰雪文化,从古老走向时尚
冬至前后,新疆各地开始了形式多样的“冬宰节”庆祝活动。在昌吉州木垒县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虽然天气依旧寒冷,可喷香的羊肉抓饭、琳琅满目的商品,以及活动现场身着民族服装热情起舞的姑娘们,把节日气氛烘托得热气腾腾。
刚参加完“押加”比赛的到村工作大学生阿依登告诉记者,现在“猫冬”变“忙冬”,县委县政府将“冬宰节”等民族节日作为冬季民俗风情游项目中的重要内容,不仅传承发扬了传统民俗文化,还能补贴老乡们的收入,“这次活动,乡里40多户农牧民带的熏马肠、奶制品和刺绣、手工首饰等农特产品,深受游客们的喜爱”。
同样忙活起来的还有阿勒泰市拉斯特乡名为“马皮滑雪板制作技艺”传承基地的传统作坊。今年69岁的斯兰别克·沙和什是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阿勒泰市“马皮滑雪板制作技艺”传承人,他从10多岁开始跟着祖辈学做毛皮滑雪板,至今已做了50多年。如今,他的儿子胡安什别克·斯兰别克也继承了这门手艺。
“毛皮滑雪板的制作可不简单。选材要用直径20厘米以上、树龄在15年左右的红松木或白桦木,裁剪过后还要经历开水煮泡和炉火烘烤等步骤。马皮一定要选前腿皮毛,顺毛才能在滑行期间减小摩擦……”说起家传技艺,胡安什别克的话匣子便关不住了。“一副毛皮滑雪板可以卖1000多元,15天制作完成。光靠卖滑雪板,一个冬天就能给家里带来近10万元的收入。”胡安什别克说。
冰雪产业,方兴未艾正朝阳
新疆冬季旅游产业博览会、乌鲁木齐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乌伦古湖冬捕节、博湖县冰雪节……一系列重大冰雪节庆活动,在各地凝聚了参加冰雪旅游的人气,也吹响了发展冰雪产业的号角。
12月22日,以“热雪新疆 活力丝路”为主题的第十七届新疆冬博会开幕,设置了多彩冰雪馆(冰雪文化馆)、极酷冰雪馆(装备馆)、造物冰雪馆(文博文创市集馆)三大展馆,展览总面积计1.8万平方米,现场展位150多个。
在当天的开幕式上,来自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的冰雪装备品牌“阿尔泰雪狼”亮相,这是当地的一家床服公司,借着阿勒泰冰雪旅游快速发展的“东风”,着力打造的冰雪装备品牌,年销售量超过1万件。
冬博会期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举办了冬季冰雪旅游主题推介会。在推介会上,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兵团第五师双河市怪石峪、第九师巴依木扎天然雪场、第十三师火箭农场红星乐园等文旅资源面向全国游客进行了推广展示。据悉,从2023年11月初至2024年3月底,兵团及各师市将陆续开展180余项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冬季体育赛事、冰雪旅游活动。
据介绍,本届冬博会还将通过“赛事+旅游+演艺”的方式,打造新疆首个冰雪IP“热雪节”。通过国际冰雪赛事、大型文艺演出结合各地举办的1000余项冬季文旅活动,进一步展示新疆冰雪旅游资源,助推冰雪冷资源变为产业发展热动力。
(本报记者赵明昊、尚杰、王东、方莉、王昊魁、李春剑、杨雪丹、王艺钊、汪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