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正值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民大附中”)建校110周年。十一秩风雨兼程,百十载峥嵘岁月,民大附中积淀了厚重的红色文化和优良的办学传统,承担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践行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培养了大批各民族优秀人才。他们在各条战线上为国家发展、民族团结、人民幸福作出了重要贡献。
光荣岁月百十载 红色基因代代传
民大附中的前身是国立蒙藏学校。20世纪初,蒙藏事务局总裁贡桑诺尔布提议在北京创办培养民族人才的官费学校。经蒙藏事务局筹划,1913年3月,蒙藏学校于北京西皇城根西南转马台内的孙家花园正式开办。1916年8月,蒙藏学校迁至西单石虎胡同8号院。
1918年4月,蒙藏学校改名为蒙藏专门学校,成为近代全国首个少数民族专科高校。1919年5月4日,蒙藏学校学生在《晨报》显著位置发表了《蒙藏学界之愤激》公开信,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这里成为中国共青团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团员组成的团支部的诞生地,成为首个由少数民族党员组成的党支部的诞生地,成为首部少数民族革命刊物——《蒙古农民》的诞生地。
民大附中于1951年更名为中央民族学院附中,1972年更名为北京一六〇中学,1978年更名为中央民族学院附中,1993年改名为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校址也从西单石虎胡同迁到法华寺甲五号,中间还经历过在蓝靛厂临时借址办学的过渡。百十年的光荣岁月,红色基因在民附人的血脉里代代相传。
今年3月,蒙藏学校旧址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正式对外开放。民大附中师生、校友再次回到学校旧址,在近400年的枣树下,重温这里曾经的红色记忆,让红色旧址焕发时代光彩,让红色文化薪火相传,不断汇聚起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精神力量。
党建引领促发展 担当使命守初心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民大附中党委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不断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推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学校的发展优势。
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坚持高质量党建促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细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是海淀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单位,依托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优质资源,搭建资源平台,培养时代新人。学生在主题为“阳光路上 爱在四方”暑期返乡支教社会实践中,增强了民族情怀和社会担当意识;在“走·北京”社会实践大课堂上,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合唱《歌唱祖国》时,牢固树立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坚定信念。
党建引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全方位培养锻造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学校设立“党员先锋岗”,带动教师党员树立先锋形象;优化教师党支部设置,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作,把党员教师培养成骨干教师,把骨干教师发展成党员。同时,学校不断完善师德师风管理制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教学环境,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
党建引领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民大附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厚重的红色文化,凝聚成“和·美”的育人文化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校训,学生在以“和”为中心的校园文化中健康成长成才。学校举办“同心筑梦”合唱音乐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齐心协力奏响时代强音;组织学生参观蒙藏学校旧址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组织学生阅读“道中华”精品文章、与“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学员深入交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建引领支教品牌活动。自2014年以来,学校党委坚持每年组织高三年级教师暑期赴民族地区开展支教活动。10年来,民大附中教师455人次深入云南、四川、甘肃、内蒙古、贵州等13个省份34个旗县,开展支教帮扶、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以讲座、报告、同课异构等方式,交流分享教育教学心得,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
躬耕教坛育新人 五育并举出英才
躬耕教坛育新人。民大附中教师努力精修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探索适合学情的教学方式,尊重差异、因材施教,追求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学校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注重纵向对比、淡化横向对比,关注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实际获得,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空和表达机会。学校总结人才培养实践,形成了“共美”教育特色品牌,成为海淀区新品牌建设学校,通过构建“共美”课程体系,挖掘教师自身潜质,搭建教师展示平台,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亦师亦友亦亲人。作为寄宿制学校,民大附中教师对学生给予了更多的关爱和陪伴,既是导师、家长,又是朋友、知音。无论是中秋、端午,还是元旦、春节,学生都能收到老师们的祝福与问候;生病时有老师深夜陪同就诊、垫付医药费,学业遇到困难时有老师悉心指导、耐心辅导……点点滴滴,体现的是附中教师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炽热情怀。
五育并举出英才。民大附中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三问”。一批批从民大附中走出去的毕业生,富有理想、敢于奋斗、乐于奉献,有着鲜明的民附学生品质——“家国情怀、人文见长、才能卓越、社会担当”,成为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有些学生在大学毕业后返回家乡、扎根基层,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发热发光;有些学生潜心钻研,专心学术,为国家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攻坚克难;有些学生返回母校成为民附教师,为培育时代新人躬耕教坛……
集团化办学聚合力 高质量发展谱新篇
2013年,民大附中与海南省陵水县政府合作,创办第一所分校——海南陵水分校;2016年12月,中央民族大学附中教育集团成立。10年来,民大附中扎根北京、走向全国,在海岛、在边疆、在农村、在基础教育落后地区、在老百姓的家门口,从海南陵水到云南红河、从青海玉树到内蒙古呼和浩特、从河北雄安到首都北京,合作创办优质学校20余所,惠及学生8万余名,涵盖了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各个学段。民大附中教育集团实现了优质资源品牌输出、优质教育辐射带动,促进了当地教育、经济、社会发展。
10年来,民大附中还通过合作共建、支教活动影子培训等方式,助力帮扶民族地区学校发展,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兴边富民等战略提供教育支持。
2023年暑期,民大附中教育集团各分校校级干部齐聚呼和浩特分校召开干部培训会。会上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沈玉顺作为特邀专家,以《当前学校改革发展的问题解析》为题为全体学员作主报告,围绕新时代学校教育发展方向、学校德育改进、课堂教学改革、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校长能力提升、卓越人才培养和未来学校与学校的未来七个问题,精准定位民大附中教育集团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使命与任务,为探索民大附中教育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径和方法。
站在新时代新起点,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民大附中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集团化办学支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为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为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唐洪波 佟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