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随笔】
城市越来越现代化了,修鞋子、缝衣服、磨剪刀的去处也越来越难找了。今年7月份,商务部等13个部门对外发布《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有条件的、地级以上城市”全面推开多种类型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补齐“一菜一修”等便民设施。
修车、修表、磨刀、配钥匙等“小修小补”,看似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实际上却是与千千万万普通市民密切相关的民生需要,是市井生活的一部分,是不应忽视的城市治理单元。过去几十年,我国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里摩天大楼越来越多、地标性建筑争奇斗艳、大型场馆拔地而起,现代都市的光鲜亮丽、灯火璀璨有目共睹。在享受这些华丽外表的同时,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对“针头线脑”等基本生活服务依然有着现实的需要。
据媒体报道,在某大城市的一些裁缝店,缝补一颗纽扣需要15元,改短一条西裤需要25元,收费贵不说,“小修小补”店面很难找到也是一个常见问题。岂止大城市,全国很多中型城市也都难觅“九佬十八匠”的身影,尤其是在一些城市的新城区,想找个缝缝补补的手艺人更是不易。即便身处高楼,很多人依然怀念过去那种“抬脚就能找到老师傅”的便利,这种怀念不只是源自情怀,更是一种期许——人们希望城市在日新月异的同时,也能继续为大伙提供“小修小补”等便利的服务,而不是让人们只能一旧就丢、一坏就扔。
更何况,即便是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都市,也依然生活着很多中低收入人群。价格合理的、便捷的“小修小补”供应不足,增加的是城市的生存成本。对此,城市治理者应有清醒认识。
城市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人民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胡同里的大爷、弄堂里的阿姨、写字楼里的白领、车间里的工人,是每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普通人。以最大努力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配套需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题中应有之义。由此而论,“小修小补”“针头线脑”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情,而是一个检验城市治理品质是否达标、发展理念是否科学、决策思路是否清晰的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何为精细化,就是在规划上的大开大合、改造上的大拆大建、管理上的大抓大放之外,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手,以城市各项配套服务的事无巨细、周到便捷,切实提高市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因此,“小修小补”“针头线脑”也是对治理者“绣花功夫”的一个检验。
眼下,一些城市已经注意到了市民生活需求匹配程度跟不上城市发展速度的问题,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但总体上看,“小修小补”“针头线脑”难寻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这里面有店铺租金过高、利润无法覆盖成本的问题,也有城市管理过于严苛,小摊小贩难以存续、走街串巷难以继续等问题。但不论如何,只要下定决心,这些问题都绝非无解之题。
(作者:李思辉,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