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18日 星期五

    重庆渝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提档升级

    作者:本报记者 黄汉鑫 张国圣 李宏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18日 04版)

      “有没有小朋友愿意上台演示心肺复苏呢?”

      “老师我可以试试吗?”

      “我来我来!”

      在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街道美专校社区,接受暑期托管的小朋友正在参加急救技能培训。在社区“童心向党,怡乐暑假”成长课堂上,这群4至10岁的孩子不仅接触了急救技能,还将在为期一个月的暑期托管中参加安全教育、手工、博物馆游览等活动。

      立足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11个所、79个站、26个点的四级联动,渝中区当前正着力健全工作体系、建强志愿队伍、整合阵地资源,提档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常态长效发挥文明实践作用。在美专校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功能,缩小办公区域、前移公共空间,以“渝中怡家”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统筹平安、志愿、人文、公益等大类服务。“我们在社区长期设立‘城市公共客厅’‘暖新驿站’‘一角咖啡’等点位,把社区居民、外卖小哥以及聋哑人士等请进来,再依靠‘金边银角’智囊团、‘银发生活’助理团、‘红岩先锋’服务队等多元组织深入社区,把服务送出去。”美专校社区党委书记贺郢说,地处“重庆母城”的渝中区,有不少小区“上了年纪”,社区就把老旧物业接过手来,根据不同居民需求对接社会资源,协商形成服务项目清单,并以此引入了40家社会组织。“‘一角咖啡’作为由社区培育成熟的项目,不仅专为聋哑人士提供就业培训和岗位,每卖出一杯10元以上的饮品,还会再拿出1角钱反哺公益。”

      “旧城改造难免产生居民矛盾。通过组织‘小巷茶评会’,邻里摩擦在交流中就容易化解了。”退休多年的田亚军是大溪沟街道人和街社区的一名志愿者。去年4月,大溪沟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创新开展“小巷茶评会”,由各行各业人士组成的志愿宣讲队,不定期在社区院坝以茶话会的形式组织居民评事明理,协商基层问题,回应群众关切。自那以后,街巷里常能看到田亚军忙碌的身影。

      “我们还把基层宣讲融入‘小巷茶评会’的家长里短。过去,理论宣讲光靠志愿者‘我讲你听’,效果不好。如今,大家‘一起来讲’,既能传党声、听民情,又能解难题、促和谐,大家都喜欢。”田亚军说。

      当前,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等8类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9万余名注册志愿者正活跃在渝中的大街小巷,为社区带去更多活力。

      (本报记者 黄汉鑫 张国圣 李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