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16日 星期三

    乡音越调 让古诗词可唱可演

    讲述人:浙江嵊州市城南小学教科室副主任 魏巧雯

    作者: 《光明日报》( 2023年08月16日 07版)

      【一线讲述】 

      听,那悠扬悦耳的越剧是谁在吟唱?“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原来,是一群小学生唱着朗朗上口的诗词,走在研学旅行的路上。

      越剧“牵手”古诗词,还要从八年前说起。2015年,在越剧表演艺术家竺小招的牵线搭桥下,南京艺术学院年过八旬的谢子华教授,为课本里的古诗词谱上了不同流派的越剧曲谱,“越韵古诗”应运而生。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有“越韵古诗”加入的语文课堂,变得更有趣味了。带着乡音越调的古诗词可唱可演,深受孩子们喜欢。

      有了越韵古诗,诗中的画面更容易想象。如用尺调腔谱成的《一去二三里》,曲调轻快活泼,一幅欣欣向荣的美丽乡村景象如在眼前。诗中的情感,也更易理解。比如,徐派唱腔谱成的《竹石》给人以坚定高昂之感,戚派唱腔谱成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给人以悲切之感,毕派唱腔谱成的《凉州词》又有悲怆豪迈之感……

      现在,“越韵古诗”已成为我们诗词教学的“标配”:教学导入时唱一唱,熟悉今天要学的古诗词;课堂中唱一唱,感悟诗中情感;下课前再唱一唱,带着无穷回味结束这一课。如此,古诗词深深刻进了孩子们的记忆里。一(2)班的朱雨沐同学说:“我发现,越韵古诗能帮我背诗。就像《小池》,我死记硬背,老是记不全。可自从学唱这首越韵古诗后,只要想着旋律,就能完整地唱出来、背出来。”

      如今,我们学校的每个孩子都能随口唱上几首越韵古诗。二(1)班的郭子骏同学穿上长衫,化身诗人贾岛边唱边演,将《寻隐者不遇》拍成微视频在网上展示;五(4)班的沈星辰同学说:“在诗词世界里,我看到了李白的豪放不羁、杜甫的忧国忧民,对他们的所思所想有了更深的了解……”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陆健、李洁、李宏、张国圣、周洪双、龙军、禹爱华、赵嘉伟、赵秋丽、冯帆、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王鹏、孙欢欢、李青)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