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手艺87】
黑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种陶器。陈州黑陶,鼎盛于西周的古陈国。其特点是: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
陶胎制作最为关键——练泥,取本地黄胶泥,于室外陈化数年,研磨、过滤、淘洗、沉淀后,经多次揉炼即成陶泥;拉坯,拉型机高速旋转,手随陶坯不断升高,至胎薄厚一致、器型匀称;雕琢,运用线雕、浅雕、镂空等手法,将纹饰组合成图,再配上耳、环、鼻、腿等。一件坯体便制作完毕。
烧陶,尤为考验掌握“火候”的功夫。先将炉内温度升至100摄氏度,俗称温窑,后逐步升温至800~1000摄氏度。烧制时间全凭经验,因坯体的大小、薄厚、颜色而定。“渗碳”环节最独特,填入油质木材等燃料,便立即封闭窑口,待缺氧产生烟雾,大量碳分子随之渗入坯体,冷却出窑便成黑陶。
这些年,随着审美变化,古法制陶有所创新。譬如,这件作品《百花齐放瓶》,兼取木雕与石刻技法之长,通体镂空,瓶身呈花团锦簇状,寓意现今的老手艺如百花齐放。
(本报记者王胜昔 本报通讯员韩功勋、刘子清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