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医者讲述】
凌秀珍护士长在协和神经科做护士长三十多年,退休后仍一直关心、关注协和护理发展,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她钟爱的护理事业。无论是病房还是门诊,她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理念;对待同事,她付出真心、坦诚相待,收获了堪比金坚的情谊。
——访谈人董琳
我工作后先被分配到门诊,就在现在的老楼10号楼1层,主要是陪着病人看大夫。我记得有一个妈妈带着六七岁的孩子来看病,孩子腿上长了一个疮,哭着闹着害怕见大夫。出诊的吴蔚然大夫态度特别好,说话温和又有技巧,孩子跟他聊着聊着就不哭闹了,吴蔚然大夫把孩子拢到怀里就把病给看了。旁边的护士也说:“小朋友,我给你弄,不疼。”大夫这么一说、护士这么一哄,孩子不哭了,乖乖跟着护士换药去了。这也是对我的教育,所以之后的工作中我也学习他们,不对病人大声嚷嚷。
当时内科护士长李懿秀要求特别严,比如在病房不能大声说话,不能穿硬底鞋,上班期间不能吃蒜、葱之类有味道的食物。另外,上班时要多在病人床旁巡视,不能在办公室扎堆闲聊。她检查也很严,看见你哪儿做得不对了,马上就指出来,完了之后再检查,工作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就站在你身后看着你。她经常在早会上讲课,也鼓励我们多和病人谈谈、聊聊。我觉得医护人员就应该这样,要严肃、庄重,但是也可爱、温柔。
病房的事虽然琐碎,但大家都有当家作主的思想,认真负责,分着管就容易管好。你付出真心了,大家都能看得出来。我们对病房工作进行了分类,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比如,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有一项是加强晨晚间护理,因为一些卧床、尿失禁的患者,容易长褥疮,所以我们早晚都给病人“小擦澡”,这样病人既干净又舒服,我们也能仔细观察,及时察觉到病人情况的变化。床旁交班时,会给稍有褥疮前期预兆的病人在床头做个标记,我们这儿没有病人长过褥疮。
我们强调不在办公室扎堆,鼓励病房所有护士多去巡视、观察病人的情况,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好多患者的病情变化。有个护士在巡视时发现一位病人面色不好、呼吸不畅、脉搏快、瞳孔也不等大,心里特别着急,赶紧提醒身边同事,准备20%的甘露醇,把抢救车拉来。等大夫来了,抢救车已经就位,马上输液,病人瞳孔慢慢恢复了。后来请神经外科会诊、做完手术,病人康复出院了。如果没有扎实的业务知识,这位病人不可能被及时发现、抢救,所以护士的业务学习也很要紧。
我记得很清楚,有一个21岁的小伙子小梁,是格林巴利氏综合征病人,四肢软瘫,呼吸麻痹,还患有大叶性肺炎。他自己不能喘气,完全靠铁肺压迫他呼吸,而且吸着氧气。尽管人手很紧张,我们还是抽出三班人做特护,在保护隔离下为他吸痰,观察痰量和颜色。他的身体不能动,我们给他擦洗、活动肢体。他不能说话,但是神志清楚,脸上有表情,我们就写字和他交流。写“你腿疼是吗”给他看,他一闭眼我们就知道是猜对了。有一次,写了好几张都不对,结果不小心碰到了他的鼻子,他笑了,我们就写“是鼻子痒吗”,他闭上了眼睛,原来是鼻子痒了。
小梁在神经科治疗318天,其中特护记录4个月22天,使用人工呼吸器71天,氧气200多桶,输液120多次。在多个科室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医护的密切配合,他终于康复出院。看到病人治愈出院,大家高兴得不得了。
后来我做了神经科门诊护士长,从病房到门诊,护理工作大不一样。虽然都是神经科的病,病房的病人通常在那儿躺着不动,而门诊的病人是流动的,今天来了马上就走,性质不一样,工作重点也不一样。我在门诊的时候也是强调要多观察病人。
比方我就曾碰见一个老太太抱着个男孩,坐在候诊室的椅子上哭,也不说话。我就问她为什么哭,她说她们是从外地来的,大夫也没给孩子开药,就叫回去养。当地医院诊断是脑炎后遗症,从神经科来讲也没太多治疗方法。我们就劝她别难受,又找了一个老大夫给看,也是这个诊断,就给孩子开了点营养药,老太太放心地回去了。假如我们没有观察,没发现老太太的问题,这问题就解决不了,她抱着孩子得多难受。
护士是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现在我虽然退休了,但还是很热爱这个职业,能多帮助别人一点,我就很开心。这些年,我们培养了很多医护人才,大家工作非常严谨、精益求精,救治了大量疑难重症病人,希望大家可以继续用心用情守护患者,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我们的温度。
(本报记者田雅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