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16日 星期二

    吉林市第一中学:

    构建“德育育人”体系 培育家国情怀

    作者:李静 李薇 张彦明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16日 16版)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源泉。为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吉林市第一中学紧跟国家教育方针,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己任,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学习传统文化 规范日常行为

      学校把“阶梯式系列化自主发展教育”作为德育课程建设目标,与体验式德育活动结合,针对不同学段提出不同教育主题,形成分层递进的德育课程体系,开发出传统文化、乡土家园、红色文化三条课程主线。

      在传统文化课程主线中,学校通过开展“儒家思想研学”“国学讲堂”“描绘节日意象”“唤醒文化记忆”等活动,把传统文化融入德育课程。高一年级学习《弟子规》,分享《弟子规》故事,学校邀请孔子研究会学者举办名家讲座,和学生一起探讨《弟子规》中的儒家思想;班级老师组织学生开展“物品丢失后”“躬行慎独”“加强修养,宽以待人”等专题讨论。高二年级举办“语文艺术节”,用不同形式演绎《弟子规》内容。学校组织开办“吟诵社”“汉服社”“古筝社”等社团,同书法家协会合作开设《软笔书法》选修课;在重阳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以“孝亲敬师”“家”为主题的活动;语文教研组以传统名著为载体,举办“传统文化读书节”等活动。

      丰富的课程与活动有效规范了学生日常行为,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增强了学生的文化修养,引导学生明确自我成长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责任意识。

    认识乡土家园 厚植民族情结

      吉林市第一中学迄今已有116年历史,培养了不计其数的优秀人才。学校以模范校友为榜样,激励学生向榜样学习;组织学生和优秀校友交流,开展以“典范教育”为主题的系列对话,包括“典范教育”之对话院士、“典范教育”之身边英模、“典范教育”之连线学长等。

      学校还树立校园学子榜样形象,开展“争做优秀团员典范”“树立学子楷模形象”“争做优秀青少年典范”“争做优秀家庭成员典范”等活动,鼓励学生向身边的榜样学习,汲取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集体荣誉感。

      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意识,学校还组织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地理,认识家乡的民俗文化。在“阳春讲坛”主题活动中,学校邀请有关专家举办专题讲座,讲解吉林古城历史、东北民族史、东北三大民俗、“萨满”文化等。在“冰雪摄影艺术与七彩人生”主题活动中,学生们通过摄影作品认识和了解家乡。学校还调动丰富资源,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身体力行进行社会实践,开展生涯规划、团课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故土和家乡文化的热爱。

    传承红色文化 向真向善向美

      在红色文化课程主线中,学校借助纪念日活动、特殊事件教育活动等,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每年清明节期间,学校开展祭祀先辈校友活动;每年举办“一二·九合唱比赛”,组织学生唱红歌;每天开展“五分钟观天下”活动,配合语文课进行课前演讲;每周升国旗,举行“在红旗下讲话”活动;在开学典礼和成人典礼中,学生发表铿锵誓词;组建“青年志愿服务队”,带领学生参与文化下乡、扶贫助残、赈灾义卖等活动。一系列红色文化传承活动,让学生接受精神洗礼,激发出向善的力量。

      学校以“发展性评价”为理念,建立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参评等德育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和完善;每学期在各年级召开表彰大会,嘉奖表现突出的“年级之星”。

      吉林市第一中学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获得人文传承、生活责任、实践创新等六大核心文化素养,培养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作者:李静 李薇 张彦明)

      (广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