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19日 星期日

    让童趣装点温暖家园

    ——浅谈城市绿地亲子空间设计

    作者:徐聪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19日 09版)

        深圳南山文心公园内,家长与孩子一起做游戏。资料图片

        孩子们正在成都麓湖分水公园里戏水解暑。资料图片

        岱山东海文化探索乐园里的“章鱼滑梯”。资料图片

        上海“小竹林”儿童花园吸引小朋友前来探索。资料图片

        位于重庆的“山丘迷宫”中,孩子们正在山形步道上嬉戏玩耍。资料图片

      【学人谈】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创造美好生活,对我国城市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代城市环境设计在关注艺术表达的同时,亦更加重视赓续文脉,倡导人文关怀,强调以设计手段解决现实问题,其所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得到进一步深化。

      城市绿地,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也是满足人们运动、休闲、观赏等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不仅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极为重要,更对家庭关系的升华、邻里关系的建立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如何提升人们对于城市绿地的共享体验,彰显人文关怀,构建具有情感温度的公共空间,是当代城市环境设计从业者们关注的焦点。不少设计师从儿童入手,通过亲子空间的多元设计丰富城市绿地的价值维度,从而营造美好家园、打造幸福生活。

      对孩子们而言,大自然有着无穷的吸引力,草地、小溪、山丘、树林等丰富的自然风貌本身就是天然的游乐场。因此,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之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空间改造,是城市绿地亲子空间设计的重要路径。试看位于深圳的坪山儿童公园,该公园的设计将保护自然的理念贯穿始终,利用空间原有的地形资源,打造出雨水花园、生态旱溪等景观,并依据地势的高低置入攀爬支架、梯级平台与平衡木等设施。设计团队巧妙地在自然环境中营造趣味空间,引导孩子们在游玩嬉戏的同时得到体能的锻炼,并在这一过程中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儿童天真活泼,很容易在玩耍中与同行的小伙伴建立友谊。孩子间的友谊,是打开陌生家庭间互动交流的情感阀门,这无疑为设计师们助力消融城市家庭间的距离感提供了新思路。同样是将亲子空间与大地景观进行融合,位于重庆的绿城兰园曾获2022年法国巴黎DNA设计大奖,该景观设计打造的“山丘迷宫”在有限的社区公共空间里铺设绵延起伏的山形步道,通过拼接、叠合、穿插等形式将儿童娱乐设施融入自然。同时,设计者在山形石板上设置了可供通行的门洞,与白色廊桥进行连接,营造出一个极具自然气息且富有活力的群体游戏空间。孩子们置身其中,于玩乐间培养合作、互助意识,也为陌生家庭间的交流互动创造了可能性。

      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承载人们日常生活的物理空间,也是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精神空间。重视教育功能是当下城市绿地亲子空间设计的大势所趋。为此,在相关设计中,设计师往往需思考其形态、材料及功能背后所传递出的人文、历史、科学等方面的文化信息,让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启迪思想、修养品格。坐落于成都的麓湖分水公园,水体与麓湖湖水相连,其设计借鉴了都江堰引流、分流以及灌溉与治洪的理念,在数百米的公园水渠中建造了多个小型堤堰关卡。每到夏日,人们便“慕水而来”,一座社区公园不仅成为市民大众共享清凉的休闲胜地,更为汛期辅助麓湖疏浚发挥了重要作用。孩子们在戏水的过程中直观地了解到李冰父子治水惠泽当地的历史,同时学习到基础的水利知识及生态治理常识。可以说,该设计体现出景观与地域文脉的有机结合,实乃致敬古人智慧的“人文课堂”。

      此外,上海“小竹林”儿童花园的设计师将美育同参与式设计结合起来,在花园建设之初便邀请所在社区的儿童深度参与方案的设计,在满足孩子们的使用需求和设计成就感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建设社区的参与意识;长沙东山湾喵喵冒险谷公园不仅以经典动画片为设计灵感,更精心设计了诸多探索式场景,将休闲与自然知识科普进行结合;位于舟山的岱山东海文化探索乐园的设计灵感源于清代画家聂璜所著《海错图》,设计者以岱山当地海洋生物为原型营造趣味空间,使孩子们在各类游戏中逐渐建立起海洋生态保护意识。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陪伴,在日常户外活动中,家人的参与能提升儿童的安全感和家庭意识。然而在现实中,成人的认知或行为习惯却导致了不少家长参与儿童活动的低积极性和低兴趣度。为此,通过相关设施的建设让家长积极地融入孩子们的游戏中,促成长幼互动与交流,在城市绿地亲子空间设计中尤为重要。就儿童活动空间的本质属性而言,它不只是孩子们的畅玩之所,还可能是家长们回忆自身童年,从而获得情感疗愈的地方。试看曾在2017年度园冶杯国际竞赛上获奖的环境设计作品“涟漪寻迹”,设计者从在水塘边扔石子溅起涟漪的儿时记忆出发,在以细沙碎石铺就的空间中安装了可制造涟漪形态枯山水的犁地装置,其高度可供儿童与成人共同使用,从而构建起孩子与家长一起玩乐的游戏场景。在孩子们的欢笑中,家长们仿佛也被带入童年的美好记忆里。杭州浪涌乐园的设计也遵循这一思路,将父母儿时的“跳格子”“走迷宫”等游戏元素置于场景之中,滑梯可供小朋友和家长共同使用,高低错落的游乐设施则方便家长随时观察孩子的情况,避免意外的发生。在设计师们的精心考量下,许多城市绿地亲子空间不再是小朋友们的专属乐园,也吸引着家长参与其中,共同体验,由此,美好的家园记忆在这里生根发芽。

      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是城市治理的创新实践。众多城市绿地亲子空间设计的创新案例,不仅成为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具体映射,体现了设计者对大众生活的观察、理解与思考,更展示出他们以自身专业能力解决现实问题的决心与智慧。相信在未来,城市绿地亲子空间设计将涌现出更多新思路与新方法,为我们的美好家园再添情感温度与审美维度。

      (作者:徐聪,系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