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古生物学教授杨关秀总算放下了心头大石。她和丈夫曾学鲁教授一起,将最后一块标本交给学校“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在病榻上完成了标本的登记入库。“最后一块标本已经交给了国家,我们完成了祖国交代的任务,心愿已了。”说着,这对90岁老夫妇眼眶湿润了。
一千件华夏植物群化石标本,记录了他们一生的奋斗历程,也记录着千千万万年前,这个地球上曾发生过的那些自然现象,真可谓沧海桑田。
穿过那些旧时光,两位老教授想到了70年前,他们刚刚考入北京地质学院(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样子。
1952年11月1日,北京地质学院举行了首届开学典礼。时任地质部部长、北京地质学院筹备委员会主任的李四光在开学典礼上这样说:“新中国办起了惊天动地的事业,地质学院是‘动地’,你们就是‘动地’的勇士!”
于是,这份“动地”的事业,伴随了这所大学70年,“为祖国找矿”“地质报国”成了他们写在祖国大地上最深情的一封“情书”。
一砖一瓦建起地质大学
1999年12月,郝诒纯院士提笔写下这样一行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当年从无到有,筚路蓝缕,一砖一瓦建立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今天已经成长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连续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不变的,是以郝诒纯院士为代表的一代地质人刻在血脉的奉献精神。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发出了“开发矿业”的号召,随着全国院系调整,北京地质学院应运而生。除李四光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何长工也参与指导了学校创办,袁复礼、冯景兰、尹赞勋、袁见齐、杨遵仪等一批名师云集于校园。他们与广大师生一道,共同开启了一个热情似火、蓬勃初兴的发展阶段,培养了一批社会主义建设的开路先锋。
没有教材,自己编写。地层古生物学家杨遵仪院士参与编著《古生物学教程》,这是我国自主编著的第一本高等学校古生物教材。在建立了学术体系的基础上,1960年,他和同事们创办了我国首个“地层古生物专业”,并首次开设了“生物地层学”课程。
没有设备,自己发明。主讲磁法勘探的地球物理学家秦馨菱院士,在一无图纸资料、二无经验,国家又处于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凭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率领地质大学团队在空间探测和空间物理学方面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成果。当时测量遥测发射机的功率需要特别小的功率计,国内没有,又不可能进口,秦馨菱当即动手试制了一个特殊的小灯泡,用于测量火箭上的遥测发动机功率,效果很理想。这一“土”办法在测量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功率时亦曾使用过。
没有经验,自己摸索。岩石学家池际尚院士是周口店地质教学实习第一任队长,侵入岩体的工作方法、岩浆分异与同化作用的野外识别、接触变质分带研究等都是她在这里教授给年轻教员的,至今周口店仍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一个重要的实习基地。费德洛夫旋转台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测试仪器,教研室仅有12台仪器,想学的教员多,她就亲自写讲义和操作教程,并把教员分两班分别上课。这一技术在后来的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用“传家宝”培育地质新人
70年过去了,让一代代地大师生不能忘却的,还有学校流传下来的“传家宝”。
地质锤、罗盘、放大镜、野薄、草帽……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颜丹平除了上地质学基础课,还会和学生们一起戴上草帽,手拿地质锤、罗盘和放大镜,行走在祖国的山海之间。他一直跟学生讲,地质学的实践性很强,一切地质工作都离不开野外观测。他说:“只有走到野外去,你才能学会观察与分析各种地质现象,才能培养独立进行野外工作的能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友宏告诉记者,无论是“育人”“找矿”还是“投身基层”,地质人都会带着其特有的质朴情感,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0届毕业生张毅宣考取了四川广安选调生,毕业生杨金宇选择了甘肃嘉峪关,毕业生贾欢欢去了中石油塔里木油田。这些年轻人说,这是他们的选择,他们必然无悔。从大一的地质实习开始,“头戴草帽笑满面,起锤敲定罗盘针”便在他们心中难以磨灭。
71岁的“老地质”王成善院士还在孜孜不倦地“和地球谈心”。他主持的国际大陆钻探项目“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成功获取连续完整的8187米岩心,被誉为通往白垩纪的“金柱子”,研究结果为预测未来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他主导发起的“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旨在为国际地学界构建数字化科研基础设施,实现地球演化数据的全球整合和共享。
克什克腾旗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张汉民告诉记者,71岁的田明中教授,为了建设这个世界地质公园,20年来一共到这里42次,“我都记着呢,田教授待的时间最长的一次是2008年第一次再评估时,待了整整一个月。光2021年上半年,田教授就来了四次,他早就把克旗当作自己的家了”。田明中笑着接话:“再评估时还得来。”
“老地质”们一直奋斗在路上,“小地质”也开始了跋山涉水。2022年5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大二学生陈李昊登顶珠峰,和队员们一起进行了一系列的科考活动,他们携带国产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北斗设备进行了高精度实时动态测量技术测试,以及冰雪覆盖深度探测试验。
七十年,他们留下了什么
七十年,对一个高校来说,时间很长,陪伴新中国从成立之初到今天风华正茂,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踔厉前行。但是对于他们研究的事业来说,又只是一瞬,青山无言,那些标本矿石早已千年万载,它们是人类共同的宝贵遗产。
这七十年,他们积累下了什么?孙友宏告诉记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始终秉持“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精神底色,形成了“听党话、爱祖国、能吃苦、做先锋、敢探索”的价值追求,在祖国大地上,奏响了一曲新中国地质教育事业的不辍弦歌。
孙友宏认为,七十年,地大人擦亮了一张育人摇篮的名片,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开路先锋,成为投身西部、服务基层、成才创业的先进典型,成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新人,培养的二十余万名毕业生中,走出了44位两院院士以及无数扎根一线、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
七十年铸就了一句地质报国的誓言,地大人坚持国之所需即为心之所向,从服务地质矿产行业,到服务国土资源行业,再到服务自然资源行业,充分发挥地质教育特色和优势,用脚步丈量大地,不辞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把不朽功勋写在了青藏高原、珠峰之巅,写在了荒野戈壁、沧海重洋,写在了祖国最需要、条件最艰苦的地方。
七十年树立了一条矢志求真的信念。地大人坚持用科技力量探索和守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从为国找矿,到讲好地球故事,再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地大人紧跟世界科技前沿,用穿越地球历史的眼界洞察真知,用踏遍五洲极地的足迹追寻真理,在地质、资源、能源、环境等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马俊杰把未来的工作方向用“三四五七”来归纳概括,“‘三’是指‘占高地、上高原、攀高峰’三个战略发展阶段,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奋力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四’指的是‘四个落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上级有关决策部署落在地大;把‘双一流’建设使命和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奋斗目标落在地学;把各项工作举措落在地上;把发展愿景落在每位地大人的肩上。‘五’指的是围绕通过‘学科、学术、学者、学生、学风’五学抓党建,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七’指的是统筹推进‘大学科融合、大科学计划、大科技项目、大科学装置、大资源平台、大自然文化、大校区建设’等七大建设工程,进一步巩固办学核心优势”。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坚持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马俊杰说。
这七十年,本身就是一封炙热的“情书”。
(本报记者 姚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