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4日 星期日

    “精神高地的旅程”

    ——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赴革命圣地西柏坡现地教学纪事

    作者:本报记者 刘小兵 本报通讯员 罗金沐 闫晓强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4日 07版)

        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学员“向西柏坡报到”。资料图片

      巍巍太行,滔滔滹沱。5月下旬,革命圣地西柏坡迎来“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74周年纪念日,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组织第9期联合岗位资格培训班65名学员,来这里寻根朝圣。带着加深理解“两个务必”“进京赶考”的课题,学员们忆战史、上党课,在历史与现实中探寻未来战争的制胜之道。

      燕赵大地是红色教育资源的“富矿区”。近年来,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结合作战人才培养实际,深入发掘燕赵大地上红色资源的历史纵深感和时代新特质,开发了以西柏坡为原点,区分“东线”“南线”“西线”“北线”4个方向,拓展到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邢台浆水镇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正定县民兵训练基地、阜平县骆驼湾村等支撑政治理论教学的“基地群”,打造出新时代政治理论教学向实战和实践转型的“大西柏坡”现地教学生动范本。

      王顺风副教授所在的政治工作教研室,当仁不让挑起这个重任。他坦言,5年来,他到西柏坡已经不下100次了。

      和平年代寻根能学到什么?西柏坡的魅力在哪里?直面学员提出的现实问题,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前,王顺风讲解道——

      “西柏坡是‘两个务必’发源地和‘进京赶考’出发地。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我们在这里寻找初心,是对先辈最好的告慰。”

      进而,王顺风引导学员从“为什么来西柏坡”“来西柏坡学什么”“回去怎么办”三个题目中寻找答案。

      在数百公里外的“南线”——邯郸涉县,魏芳教授以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为课堂,给学员讲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专题研究”系列课程中的案例课:“战火中的军魂”。

      “刘邓大军是用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诠释对党忠诚的典范。”魏芳开宗明义讲道,“当年他们适应全局之需,坚决执行党中央命令,打乱国民党军队整体围堵计划,千里跃进大别山,靠的是信仰与忠诚。”

      针对刘邓大军在生与死、是与非、得与失考验面前的赤胆忠心,魏芳直接发问:和平时期,一切行动听党指挥,你做到了吗?为了党和人民利益义无反顾、敢于牺牲,你能做到吗?

      触景生情,抚今追昔。一连串振聋发聩的提问,令学员们心灵受到震撼。

      正定县民兵训练基地,是“东线”教学点所在地。联合岗位资格班学员正在进行“追寻领袖足迹,坚定强国梦想”主题的现地教学。

      在基地展室前小广场,树立着“富国强军”四个大字。苏东平教授在这里展开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究》课程的讲解。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许多思想观点,与他在正定的探索和思考一脉相承,‘富国强军’理念在这里生根发芽。”

      沉浸式的教学设计,使学员置身于时空穿越的氛围。大家一路看,一路悟,对信赖核心、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等重大问题理解更加深刻了,也进一步增强了拥护“两个确立”的理论和行动自觉。

      历史是探寻过去、感知未来的明灯。置身旧址,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故事,把大家带入峥嵘岁月。在瞻仰与寻访中,领袖和先辈们的为民情怀、崇高风范,传递着一种精神力量,也让学员们自我追问责任与使命,强化坚定如磐的理想信念和铁心向党的军魂意识。

      目标准了,方式活了,红色课堂魅力无限。多年的现地教学,如源头活水开启一茬茬学员思想寻根的闸门。按照党史军史学习常态化要求,以西柏坡为中心,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不断开辟燕赵大地“举旗铸魂”新阵地。在聚沙成塔式的红色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他们打出一套“七步组训法”的“组合拳”:直前教育、途中讲解、报到宣誓、参观感悟、场景拓展、总结升华、体会交流。“七步组训法”步步相连,环环相扣,效果事半功倍,被学员誉为“精神高地的旅程”。

      习主席视察国防大学时强调:“要坚持把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突出出来。”统帅的嘱托,折射出我军联合作战人才队伍建设的严峻现实——各级指挥员大多没经历过真实战场的历练,真正懂打仗、会指挥,特别是精通联合作战指挥的人才还比较匮乏。

      牢记领袖重托,联合作战学院上下聚焦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教战研战,开始了转型重塑。如何让指挥员不再“纸上谈兵”?如何让“战争”走进课堂,让课堂奔上“战场”?现地教学成为联合作战学院的首选和规定动作。

      记者跟随第46期联合作战指挥培训班赴西柏坡开展主题教育暨战例教学,在现场感受战火弥漫的“硝烟味”。

      要使学员“从这里走上战场”,教研人员必须“从战场走来”。只见相国栋教授支起三大战役作战要图,摆开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我军三大战役实践和指挥艺术”战例教学。介绍战争全貌、重温战斗历程,他讲得仔细,学员听得入迷,一股激情与豪迈在学员胸膛涌动。

      相国栋刚讲完,王仲元副教授穿插作了“三大战役战略指导艺术”的教学点评,唐继承教授紧随其后进行总结升华,还有5名教员全程随队拓展导学、互动答疑。理论授课和战例教学相得益彰,让学员直呼过瘾。

      (本报记者 刘小兵 本报通讯员 罗金沐 闫晓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