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16日 星期四

    行走在奋斗路上的交通人

    讲述人:中铁十七局G310线郑州西南段改建项目中心试验室主任 王治国

    作者:本报记者 訾谦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16日 05版)

      【我与祖国同奋进】

      我叫王治国,今年45岁,是中铁十七局集团三公司G310线郑州西南段改建项目中心试验室主任。二十五年如一日般在工地上的坚守,我练就了两手绝活:用手抓一把砂石就能判断含水率、细度模数;根据设计图纸,将不同规格的砂石料调配到符合规范和要求。

      我记得,2005年,三公司承建位于湖北省利川市汪营镇境内的齐岳山隧道。这个隧道左线长4092米,右线长4087米,是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重难点及工期控制性工程,被称为“五毒俱全”的一级高风险特长公路隧道。在隧道施工时,我总是亲自守在现场,当工地上喷射混凝土回弹量大时,及时将水泥和速凝剂取回进行试验,最终找到了既能保证喷射混凝土质量,又能降低回弹量的最佳方案,节约了成本。从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料进场,到混凝土现场浇筑、锚杆拉拔试验;从土壤取样到压实度检测;再到桥墩、路面质量是否合格……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作为试验员坚持全程在场,真正当好从最初原料到最终成品的全过程质量把关人。最终,齐岳山隧道项目荣获“铁路总公司火车头奖”“国家优质工程奖”等众多奖项。

      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告诫我的试验团队,虽然我们只是普通员工,但是很有可能就因为我们的小小疏忽,给项目带来莫大的损失,甚至酿成更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必须要谨小慎微,以严谨细致、凡事较真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环节的试验工作。

      2018年,我来到G310线郑州西南段改建项目。在每道工序开始前,我都会安排试验员提前进场,对每批砂石、外加剂、钢筋等原材料,以及打桩冒出的泥浆、绑扎好的钢筋、配好的混凝土等上百个样本指标,进行一一检验。只有检验合格的材料,才能进入下一环节。现在公路已经贯通,我也即将奔赴下一个战场。

      就这样,25年来,从株六公路、叶信高速公路、沪蓉西高速公路、承秦铁路、东庄水利、铁本公路,到现在的G310线郑州西南段改建项目,每个项目的建成通车,都让我倍感欣慰,对自己的试验工作充满了自豪。作为一名铁建人,我将继续坚守,把祖国大好河山建设得更加美丽,让大家的生活更加美好。

      (本报记者訾谦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