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08日 星期三

    河北:小麦开启大面积收割

    作者: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本报通讯员 武成军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08日 04版)

      “今年麦子又迎来大丰收,不仅麦穗大,麦粒也饱满,亩产能达到1000多斤。”河北邯郸成安县种粮大户杨俊山说。

      芒种到,麦收忙。6月6日正值农历“芒种”,在成安县南鱼口村,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十几台大型小麦联合收割机驶入麦田,河北省正式开启了小麦收割“第一镰”,全省小麦自邯郸市由南至北开始大面积收割,全省200万台农业机具将投入“三夏”作业,“三夏”机收和夏种会战正式拉开帷幕。

      “今年成安县33.25万亩小麦丰收在望,预计3到5天完成全部收割任务、7到10天完成今年的夏种任务,确保今年‘三夏’工作如期完成。”成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海滨说。

      为保障小麦颗粒归仓,夏玉米抢时播种,成安县农业农村局组织2000多台农机,通过统一调度,帮助农民抢时开展夏收、夏种以及水肥管理一条龙作业,确保夏收夏种顺利完成。

      随着操作员打开操控系统、确定坐标、按下确定键,无人驾驶小麦联合收割机自己规划好线路,开始驶入麦田收割小麦,遇到障碍物还会自动绕行。

      智能化、信息化为今年“三夏”注入活力,智慧农机成为今年“三夏”新宠。激光平地机、利用北斗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的无人驾驶拖拉机、实现智能化控制的精量播种变量施肥播种机等多种大型智能化机械联合“作战”,密切配合,高效完成小麦收割、脱粒、秸秆收集、土地翻耕、玉米播种等工作。成安县在“三夏”全程机械化生产上实现了农机“四化”:农机管理信息化、田间作业自动化、生产过程数字化、经营服务网络化。

      受去年河北省冬小麦遭遇秋汛晚播影响,今年年初,苗情普遍偏弱。针对不利因素,成安县提早组织农技人员,采取种粮大户蹲点驻守、种植散户统防代管等方式,对冬小麦开展分类管理、数控结合的科技壮苗行动;组织农技专家针对不同地块的苗情、墒情,开具施药配方,调配拖拉机、无人机分区域开展喷施作业;对麦田进行分类指导并积极落实一喷三防等各项惠农政策,根据小麦的墒情和苗情进行田间管理,使主体麦田长势逐渐向好,亩穗数比上年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也超越往年水平。

      (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本报通讯员 武成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