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30日 星期四

    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位生态环境领域优秀党员代表讲述初心使命

    作者:本报记者 杨舒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30日 02版)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党中央对人民群众作出的一项庄严承诺,也是每一个普通人的切身期盼。9月2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践行两山理论 建设美丽中国”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来自生态环境领域的优秀党员代表,围绕“践行两山理论 建设美丽中国”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奋斗在蓝天保卫战一线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室主任李云婷带来了一块展板。展板从上到下用颜色记录了从2013年到2020年北京市每一天的PM2.5空气质量。可以清晰地看到,经过多年持续努力,PM2.5污染天数越来越少、污染程度越来越轻,优良天数越来越多。这让李云婷深感欣慰与满足。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一直从事空气质量监测和预报的一线技术工作。2013年开始,为了对标新的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她和团队逐步建设完善了北京市PM2.5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搭建了一套集成先进技术和团队丰富经验的空气质量分析预测系统。手握环境监测数据“指挥棒”,怀揣污染成因“定位器”,头戴预知未来空气质量的“望远镜”,李云婷带领团队坚持把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重要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持续为北京市大气环境的评价考核、环保监管、污染治理和应急减排工作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重污染天气应对处处长张昊龙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开始从事生态环境工作,到现在已有16年。为了做好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他和同事们建立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管理制度,并且首次提出了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管理思路,这些工作有力推动了污染减排,在治污减排的同时也鼓励了先进企业,达到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

        他说,有两个元旦令他记忆犹新,分别是2018年1月1日和2021年1月1日的凌晨,正是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任务完成的最后一天、最后一小时空气质量数据明确的时刻。“这一刻,这么多日日夜夜的辛苦没有辜负,我们完成了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任务,我们没有辜负人民群众的期盼。我认为,每一个从事生态环境事业的环保人心中都有一份理想、一份情怀,就是建设美丽中国。我想我们每一个环保人都会坚守自己的初心使命,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张昊龙说。

    做能吃苦的“环保铁军”

        生态环境部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二级巡视员、应急准备处处长刘相梅是一位有着27年党龄的老党员,2002年开始从事环保工作。回首20年来的工作,她有近一半的时间都出差在外。

        刘相梅和同事们经常要明察暗访,常常驱车几千公里,连夜赶赴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在黄河流域、淮河流域、松花江流域的大型流域执法行动和重污染天气督查中,常有她的身影。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淇河污染事件、义马爆炸事故和连续100多天的新冠肺炎疫情调度协调都是她和同事工作的战场。“工作20年,我切身见证了生态文明从认识到实践的深刻变化,天蓝了、地绿了、水清了,老百姓更幸福了,但是我深知,这背后是很多环保人面向污染的逆行出征,为的是身后给大家留下绿水青山。我为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

        浙江省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桐乡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姚伟平于1992年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基层环保局长,他的岗位职责就是要打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最后一公里”,着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有效破解基层人少、事多,执法与服务监管工作不到位、不全面的问题。

        嘉兴市有固定污染源10250家,生态环境局执法监管队员却仅有33人,相当于每一名执法队员要监管310家单位。为此,姚伟平带领团队为解决跨界环境纠纷,连续90天驻厂巡查,连续83次召开协调会议,为建成污泥处置项目跑遍周边500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处置项目。同时,他带领团队在“数字环保”改革上大胆探索,先后完成了全国、浙江省多个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建立企业排污许可“身份码”等。通过努力,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治理数字化转型道路。

        “我家的门前有条江,它的名字叫作金沙江,我家的屋后有座山,它的名字叫作大凉山,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四川省凉山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党支部书记伍华常年负责环境执法工作。当面对依法查封企业被企业方阻拦,要他为一天损失500万元担责时,他选择了动真碰硬、迎难而上;当面对涉嫌违法企业的业主及其“保护伞”不断施压、利诱甚至威胁时,他选择了清正廉洁、违法必究;当面对现场勘验突发环境事件,黄磷车罐体突然发生爆炸,与死神擦肩而过30秒时,他选择了义无反顾、无怨无悔。

        18年的生态环保工作生涯,让伍华越来越深刻感受和认识到,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举措,从根本上全面推动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历史性转变。但也要清醒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生态环境执法永远在路上。见面会上,他以一首诗与“环保铁军”战友们共勉——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本报北京9月29日电 本报记者 杨舒)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