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18日 星期二

    董振堂:“铁流后卫”显本色 血洒高台著荣光

    作者:白明山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18日 04版)

        董振堂像 新华社发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走进位于河北省新河县的董振堂事迹陈列馆,一幅幅展板、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诉说着董振堂将军和革命先辈不畏牺牲、与敌殊死搏斗的战争场景。

        在红5军团军旗前,不少参观者驻足良久。陈列馆馆长宋秀英深情讲述了军旗背后的故事,人们思绪又回到了革命先辈与敌人肉搏拼杀的战争年代。

        董振堂,1895年出生于河北新河县一个农民家庭。少年聪颖,1917年考入北京清河陆军中学,1923年毕业于颇负盛名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投身于冯玉祥的西北军,因战功显赫,由排长逐级升至师长。1930年,中原大战后被国民革命军收编,任26路军第73旅旅长。

        九一八事变后,他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思想日益倾向革命。随后,与赵博生、季振同等率领第26路军1.7万余官兵在宁都起义,宣布加入红军,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起义部队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董振堂任军团副总指挥兼第13军军长,后任红五军团军团长。他先后率部参加赣州、漳州、南雄水口等战役,屡立战功,曾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予的红旗勋章。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10月,董振堂率部参加长征,红5军团担任最艰苦的“后卫”任务,为保障中央红军主力北上立下了赫赫战功,红5军团因此荣膺“铁流后卫”的光荣称号。

        1935年6月,第5军团改称第5军,董振堂任军长。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后,红5军被编入西路军,向宁夏、甘肃、新疆方向进发。1937年1月12日,董振堂率部在甘肃高台县城与六七倍于己的敌人浴血苦战,战至最后一人一弹,于20日壮烈牺牲,时年42岁。

        董振堂是红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之一。党中央在陕西宝塔山下举行了追悼会,在追悼会上毛泽东评价他说:“路遥知马力,董振堂是坚决革命的同志。”

        宋秀英介绍,陈列馆请专门的团队制定了完整的研学课程体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纪念馆,体验战时生活,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新河地近九河下梢,饱受盐碱化、沙化之困,贫困发生率曾高达49.78%。新河儿女脚踏实地加油干,2019年全县实现脱贫摘帽,如今正大踏步地走在小康路上。

        (新华社石家庄5月17日电 记者白明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