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28日 星期一

    安徽六安:让红色文化焕发时代光芒

    作者:本报记者 马荣瑞 常 河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28日 05版)

        风景如画的大别山。资料图片

        六安市人民路小学开展爱祖国、爱校园主题活动。资料图片

        【新阶段新理念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

        在安徽六安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里,静卧着一张饱经烟火燎烤的破旧桌案——穿石庙会议桌。1929年5月2日,就在这张桌子旁,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作出了立夏节起义的伟大决策,载入中国革命史册。91年来,大别山革命老区干部群众赓续红色基因,成为新时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典范。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安徽考察,第一站就来到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六安金寨县,参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后,他深情地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整合资源 打通红色文化传承路径

        六安红色文化资源厚重,位于大别山区的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在革命战争年代,30多万名六安人为国捐躯。这里,走出了洪学智、皮定均等108位开国将军,在革命中心区,乡乡有将军、村村有烈士、户户有红军。

        进入新时代,如何将优势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工作动力,成为革命老区人民面对的首要课题。

        “传承红色文化首先要对党史、军史、地方史进行认真研究梳理,以‘深山采玉’之功,将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六安市金寨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胡遵远认为。

        2016年以来,金寨县整合党史、地方志、档案馆以及博物馆,成立了由30多人组成的专门机构负责红色基因传承的研究工作。机构与人员的合理配置直接导致红色理论研究成果“井喷”:据统计,2016年至今,研究室刊发各类红色金寨研究文章600余篇,编辑出版了大批可读性极强的革命故事丛书。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走出书屋,走进课堂、遗址点,宣讲红色记忆,弘扬大别山精神,创造了传承红色基因的“金寨模式”。

        “通过重新整合机构与人员,之前分散在各自领域单打独斗的党史研究者不再势单力孤,部门内部也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机制。同时,通过研究共同的党史课题,研究者之间也实现了新老传承。”胡遵远深有感触。

        六安着眼于校地合作,积极搭建红色文化智库,精心策划重大红色主题研究,通过整合皖西学院、市委党校、社科联、党史办相关力量合力攻关,推出各类党史著作120多部。

        2020年1月,由六安市、皖西学院共建的“皖西文化研究中心”正式升级为“大别山革命文化研究中心”。同年,皖西学院与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共建的“安徽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也正式启动。

        “通过搭建一支跨地域、跨学校的党史研究专家团队,未来,我们将更加专注于对大别山精神的学理支撑研究,期待能够为皖西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传承提供更加明确的方向坐标。”皖西学院宣传部干部程曼说。

    转变思路 扩充红色文化传承队伍

        “一鞭、两鞭、三鞭……可怜的王明玉穿着单薄的衣裳,鲜血一滴一滴地滴在雪地上!”

        12月9日,在六安市金寨县第二中学(九年制完全中学),小学四年一班的詹柯怡绘声绘色地讲述着金寨革命烈士王明玉的故事。“詹柯怡是金寨籍开国将军詹大南的后代,她讲述的红色故事感情充沛,情节丰富,每次讲完,其他小朋友们都会使劲鼓掌。”金寨县第二中学校长李兴林说。

        “由于时间跨度久远,现在很多孩子对于当年的革命英烈事迹觉得难以理解,于是我们就着力培养‘小小红色宣讲员’,让小朋友给同龄人讲红色故事。”李兴林介绍,目前,学校里能流利讲述各类红色英烈故事的同学已不下百人。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2018年起,六安市通过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写红色征文、体验红色活动,在全市944所学校的66万名中小学生中开展各类传承红色文化的教育活动。

        传承红色基因离不开各支工作队伍。其中,六安职业技术学院“蒲公英支教团”在开展志愿活动中弘扬红色精神,荣获“第十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称号。

        “当初我们搭建这个平台的初衷就是力图将红色文化育人与高校学生思政工作更紧密地融合起来。”12月10日,在皖西学院,记者见到了该校经管学院辅导员韩梅。2018年,韩梅牵头发起成立了红色文化育人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目前,工作室内的10位辅导员负责经管学院2000余名学子的日常学习生活。

        辅导员工作室做什么?筹拍青春榜样系列微电影,建设“筑梦有我”红色宣讲品牌,将优秀毕业生请回母校与在校生分享理想信念与人生经验,组织学生前往大别山革命老区推广使用网络技术……韩梅说:“在2020年我负责的应届毕业生中,有10位同学励志服务乡镇,走上了基层工作岗位。”

        “作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接触最多、距离最近的人,高校辅导员有责任创造条件,成风化人,与学生一起成长进步。”韩梅说。

        近年来,六安市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作为扩大红色基因传承队伍的重要抓手,把红色革命教育融入辅导员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在皖西学院连续5年开展的校级辅导员科研专题立项申报工作中,批准的红色课题就有40余项。如今,红色课题研究成为年轻教师眼里的“香饽饽”。

    激发活力 打造红色文化创作高地

        一张版画,从磨版、打蜡再到雕刻、打墨、拓印大约要花费七八天的功夫。12月10日上午,在皖西学院所属艺术学院319教室里,大三学生陈青青正在她精心创作的版画上打墨——雕版上,一个抗美援朝志愿军飞行员的头像在墨汁的浸染下,渐渐显形。

        从2016年起,皖西学院美术学专业积极将红色文化元素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以红军形象为模特,用于人物造型和色彩训练,在艺术创作课中有针对性增加红色文化教学内容,每届累计160课时。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版画创作,我们期望学生们能将专业能力提升与红色基因传承融合在一起,切身体会到艺术创作的初心究竟是为了什么。”在创作现场进行艺术指导的版画教师许汉枭对记者说。教室外,革命歌曲的高亢旋律久久萦绕——在走廊的另一头,音乐系学生正在排练多声部合唱《八月桂花遍地开》。

        依托当地红色资源,六安市组织党史专家、文艺工作者,积极打造红色文艺创作生产高地。其中,电视剧《上将洪学智》、广播剧《永远的金刚台》、庐剧《又见桂花开》、图书《赤卫师长车厚桥》等文艺作品先后获得安徽省第十三、十四、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六安还邀请安徽省内外文艺名家走进当地采风,创作美术、摄影、剪纸和书法等红色系列作品2000余件。

        “通过开展专题性、系列性创作活动,我们想要做一件事,就是实现大别山精神的艺术传达!”皖西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顺庆说。

    文旅融合 注重红色文化体验

        一路行走在皖西革命老区,记者满眼希望,满心感动。基于红色基因传承而开展的创新性工作使得六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馆长倪军介绍,自2016年以来,博物馆年均访客突破100万人次。“虽然2020年受疫情影响,但游客量正稳步回升。”倪军说。

        为满足疫情期间更多外地游客的参观需求。目前,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工作人员正将博物馆“搬”到网上。通过开设抖音新媒体账号,59位从金寨走出的开国将军将逐个以短视频形式在网上与游客见面。

        “将革命先辈的峥嵘一生浓缩进短短20多秒的视频里进行活化展示,对我们而言是一种挑战,但为了提升游客对金寨红色文旅的体验感,这些尝试非常值得!”倪军说。

        “发展红色文旅产业与促进红色文化传承是相辅相成的。”在距离金寨县城东南方向70多公里的汤家汇镇红军街,汤家汇镇副镇长丁敏洁指着赤色邮政局旧址——徐氏祠墙上挂着的收信布袋说,2019年,这条南北长400余米的文旅街区就接待游客22万人次。

        作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汤家汇镇几度成为豫东南和皖西北红色革命政权以及革命武装军事指挥中心。那些标注着各个机关名称的小布袋仿佛沉吟着90多年前,老一辈革命家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生活和战斗的往事……

        目前,六安市正积极谋划构建以市区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园、六霍起义纪念塔为中心板块,以金寨县为核心区域,以独山等地革命旧址为重点支撑的六安大别山红色革命文化旅游区。

        “未来,我们还要扩大街区规模,强化业态打造,让更多外地游客到这里来,让更多老区群众吃上‘旅游饭’,把发生在大别山区的革命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丁敏洁说。

        (本报记者 马荣瑞 常 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