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动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和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精神,推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探讨历史规律。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在京举办了主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建设的成就与历史经验”的“当代中国史研究京师论坛——2020年年会”。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6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1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何毅亭、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皓等代表各方致辞。何毅亭从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明理等角度指出,学习和研究“四史”具有极不寻常的重大意义,可以使我们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角度更好地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新中国史要坚持唯物史观,从长时段来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不被细小所迷惑,不被碎片所遮蔽,坚持三点原则:第一,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第二,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主线;第三,应当着力研究改革开放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董奇指出,北京师范大学在历史学科建设方面具有丰厚的学术积淀和优良传统,著名历史学家王桧林先生是中国现代史学科体系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为北师大现当代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师大历史学科要进一步突出史学的社会功能和史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推动历史学科的创新、融合与发展。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原中央党史研究室郑谦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朱汉国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社会史研究室主任李文、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副主任张太原等分别围绕《当代中国史研究的原则和方法》《研读〈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的几点体会》《从职工保险到全民保险:当代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历史考察》《以五年规划引领发展是我国的制度特色和制度优势》《理想追求和历史变动中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构建及终止》等主题作了大会报告。大家认为,推动“四史”学习,要抓住重点。关于中国共产党史的学习要突出革命英雄的主题,新中国史的学习要突出复兴的主题,改革开放史的学习要突出创新的主题,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要突出信仰的主题。在“四史”学习中,应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主体脉络,深入研究阐释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经验,是学习“四史”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
本次论坛设立“当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对外关系”“当代中国的思想与文化”“当代中国的社会、环境与女性”、博士生专场等分论坛及圆桌讨论等环节。大家认为,当代史档案资料丰富,与现实联系密切,容易激发学者的研究热情,研究成果也容易受到社会关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关怀,研究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同时,当代史研究也有相当的难度,需要强烈的现实关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方法自觉,也需要清醒的历史理性,需要抓住重大历史转折点、关键点和标志性事件,并努力将历史与现实高水平地结合起来,推动历史研究有效服务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作者:浔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