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专家学者研讨“大变局之际的世界史研究”

    作者:周晓菲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21日 14版)

        【信息与动态】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美近现代史学科主办的“大变局之际的世界史研究”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上海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的30多位世界史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并就大变局下我国世界史学者的责任担当、世界史学科建设、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与会学者指出,所谓大变局是当前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的调整,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革命性的变化,世界经济中心正在加快自西向东位移,还有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正在重塑世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全球治理话语权越来越向发展中国家倾斜。世界变化的速度比以往更快,变化的程度也更大,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世界的复杂性大为增加。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世界史研究要具有回应现实问题的能力,世界史学者应该承担起应有的职责和使命,从自己的专业出发,研究大变局的时间内涵、历史上发生变局的来龙去脉等,为我国应对大变局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与会学者认为,在大变局之下,我国世界史研究需要从学科建设、研究立意、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方面审视自身。我国世界史学科自成为一级学科之后取得长足发展,人才队伍明显壮大,研究领域有所扩展,与此同时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瓶颈,如研究区域不均衡,英、美、法等重点研究国家或领域如何取得新的突破,对重大理论问题如何形成新的解释,如何进一步加强档案和文献建设,不断提升我国世界史学科发展的质量和内涵。

        此外,世界史研究要考虑中国本土的学术语境。中国的世界史研究是西学东渐的产物,许多概念工具、基本框架、学术训练的方法等多从外国传入,而非来自中国传统的史学。在从事学术史研究的过程中,学者们多聚焦国外学界动态,本土学术意识欠缺。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考虑中国本土的学术语境,在中国的史学学术语境下研究世界史,吸取中外史学方法的各自优长,从而生产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论著。

        与会学者指出,在研究立意方面,世界史研究应当适当跳出传统的国别史、区域史的范畴, 从全球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从动态变化的角度,来确立研究主题的意义和价值。在研究主题方面,应该聚焦与大变局相关的一些重大课题。比如,二战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格局如今暴露出不合理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世界历史上的科学技术革命影响世界发展进程和世界格局的逻辑是什么;如何在历史进程中总结全球治理的经验等。在研究方法方面,需要改变过去中心和边缘的思维模式,即从多中心的角度去认识历史的现象。从超维的角度把全球看成是一个网络,每个国家、每个历史事件都是这个网络当中的重要节点。而要在这种视角下重新定义历史概念,认识历史事件的意义,则需要改变单向传播和借鉴的认识思路,从双向和多向影响的角度来认识历史。总之,世界史学者要具备大变局之下把握重大主题的意识,聚焦超国家的重大问题的视角,以及向国际学术界提供中国学者观点的自信。

        (作者:周晓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