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随着冬春季节来临,我国各地温度下降,全球疫情又处于高发期,我国疫情防控的形势更加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在总结前期紧急使用试用阶段的经验基础上,对部分重点人群开展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将力争通过主动免疫的方式建立起群体免疫保护力。
这对疫情总体防控具有什么意义?除了重点人群,公众什么时候可以接种疫苗?去哪里接种?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12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新闻发布会,请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等专家回答了公众关心的上述问题。
除了重点人群,公众什么时候可以接种疫苗
曾益新介绍,从2020年4月2日批准第一个疫苗进入Ⅰ、Ⅱ期临床试验,到6月份批准三个疫苗紧急使用,再到7月份以来多个疫苗陆续到境外开展Ⅲ期临床试验,我国疫苗研发工作总体进展比较顺利。
“在总结前期紧急使用阶段的经验基础上,冬春季节到来之际,我国对部分重点人群如冷链物流人员、海关边检人员、医疗疾控人员,以及农贸市场、海鲜市场工作人员,公共交通工作人员等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这对于我国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既对这部分人群起到保护作用,同时有利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曾益新说。
“对这部分重点人群的接种只是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分步走的第一步,后续随着疫苗正式批准上市,对于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相对感染以后危险性较大的高危人群,以及后续的普通人群,疫苗接种工作会全面有序地铺开。力争通过主动免疫的方式建立起群体免疫保护力,使新冠肺炎疫情能够尽快得到更加有效控制。”曾益新强调。
如何实现群体接种疫苗?曾益新说:“相关部门和单位会切实把好疫苗质量关,每一批疫苗都要经过严格检验;确保冷链运输安全畅通、配送及时准确。各地要精心设计接种方案,稳妥有序组织好接种工作,尤其是要做好接种时的医疗保障、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及时处置和监测报告;做好疫苗科普,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强化公民接种疫苗的义务和责任意识,争取做到高风险人群‘应接尽接’,凡是符合条件者都能按时接种。”
国产疫苗安全性如何
我国疫苗安全性如何?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表示,我国6月份批准了新冠病毒疫苗紧急使用,7月份开始新冠病毒疫苗紧急使用接种。疫苗紧急接种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接种了100多万剂次,经过不良反应监测和追踪观察,总体安全性良好。
“接种人群中,约6万人因工作原因赴境外高风险地区,至今没收到严重感染的报告。同期,用于紧急使用的疫苗在境外开展Ⅲ期临床试验,至今已累计超过7.5万人次,约15万剂次的接种,相关研究没有发现疫苗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正因为有此基础,我们才确定在重点人群中进一步开展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工作。”郑忠伟说。
很多人担心病毒变异会影响疫苗效力,对此,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解释:“病毒复制都会产生变异。世界卫生组织(WHO)、各国的科研机构、疫苗研发单位等都在关注病毒变异并开展相关研究,目前的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变异没有对现有研发疫苗效果产生影响。前段时间国内相关单位用疫苗产生的抗体针对不同来源国家的病毒株进行中和试验,结果显示,我国研发的疫苗对不同来源的病毒都可以产生良好的中和效果。”
那么疫苗保护效率是不是100%?接种疫苗后民众还需不需要戴口罩?王华庆坦言:“疫苗保护效率非100%,接种后大家仍然需坚持佩戴口罩。由于病毒发现不到1年时间,疫苗研发的时间更短,疫苗保护力能持续多长时间有待于后续跟踪研究。”
接种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怎么办
对于公众关心的接种后不良反应问题,王华庆表示,我国在2011年和2014年分别通过了WHO对我国国家疫苗监管体系中不良反应监测部分的能力评估,疫苗不良反应各项监测指标达到或超过WHO评估标准。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表示,接种疫苗可以保护身体,增强身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但个别人在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还有一种情况叫“偶合反应”,是指接种者在打疫苗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疫苗接种后巧合发病,与疫苗质量无关,也不属于接种后的异常反应。从前一阶段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来看,疫苗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发热、头痛、局部硬结、局部红晕、咳嗽、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
焦雅辉说,“为确保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特别是严重异常反应能够及时有效处置,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所有接种点既要具备接种条件,又要满足救治需要,已组织开展了面向全国医务人员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医疗救治培训,为集中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提前做好人员和技术准备。”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负责人崔钢表示,对于接种者来说,接种疫苗时,要根据医务人员的询问如实告知自己的健康状况,接种疫苗后要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再离开。回家以后,如果出现异常反应症状也要及时就医。
(本报北京12月19日电 本报记者 袁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