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宁波12月15日电(记者曾毅 通讯员干杉杉)浙江宁波余姚发现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证据最充分的大规模水稻田。日前,施岙遗址古稻田考古发掘专家论证会在余姚召开,与会专家宣布了这项史前考古新发现。
施岙遗址古稻田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施岙自然村西侧山谷,距河姆渡遗址约7.5公里。今年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进行了考古发掘。
初步钻探发现,这一区域古稻田总面积约90万平方米,相岙村地块范围有8万平方米左右,本次发掘约7000平方米。经考证,施岙遗址古稻田经历了史前3个时期,分别是:河姆渡文化早期,距今约6300年;河姆渡文化晚期,距今约5300年到5700年;良渚文化时期,距今约4500年到4900年。
“以往考古很少发现古稻田,就算有,要么面积不大,要么证据不充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施岙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王永磊介绍,“江苏境内就曾发掘过距今6000年左右的坑状小块水稻田。而浙江余姚施岙遗址是大面积规整块状的,最早可追溯到河姆渡文化早期,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年代最早的大规模古稻田。”
更难得的是,施岙遗址古稻田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身份”。首先,有水稻遗存,通过土样浮选,考古人员发现了小穗轴、稻壳等水稻的部分组织。其次,有田埂,第一期稻田发现了疑似田埂的凸起,第二期稻田发现了0.5米至1米宽的人工田埂和自然原生土埂,第三期稻田则明确发现了22条田埂。最后,土壤符合水稻田的认定标准,“学术界认为,普通土壤中的水稻植硅体超过5000粒每克,这块土地就可以被判定为水稻田。”王永磊表示,经过检测,施岙遗址古稻田的植硅体密度为1万粒到2万粒每克,大大超过了标准。
从目前发现来看,3个时期的古稻田结构可能均为“井”字形。其中,良渚文化时期的稻田结构基本清楚。纵横交错的凸起田埂组成了宽大的路网,田埂不能相连的部分区域组成了灌溉系统。王永磊说:“这种较为完善的稻田结构,刷新了学术界对史前时期水稻田的认识。”
施岙遗址古稻田的发现表明,稻作农业是河姆渡文化时期到良渚文化时期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这为全面深入研究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程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同时,古稻田堆积与自然淤积层的间隔,反映了这里发生过多次环境变化,为研究人地关系提供了新的依据。
施岙遗址古稻田的范围如此大,种水稻的人什么样?又住在哪里?“我们在稻田周围一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发现了5处史前人类村落遗址。”王永磊猜测,6000多年前,极有可能是这些人在这片土地上勤劳耕作。
这片古稻田还有着许多未解之谜。王永磊表示,将通过多学科合作,进一步加强稻作农耕模式的研究,寻找与施岙遗址古稻田相匹配的聚落遗址,探究遗址环境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