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1年以来,中国女排夺得了五个女排世界杯冠军,十次荣膺世界排球“三大赛”冠军,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风貌,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国女排的成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历程同频共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精神风貌和拼搏精神的缩影。新时代大力弘扬女排精神,就是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团结协作,敢拼善赢,为祖国昌盛和人民幸福汇聚各方面力量,同心共筑中国梦。
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女排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明彰显。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正面临沧桑巨变,亟须在破冰前行之中凝聚起人民勠力同心、开拓进取的价值共识。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敲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战鼓,为刚刚走出困顿阴霾的中国人注入了坚定的奋斗勇气和赤诚的爱国热情。几十年来,女排姑娘们在历次比赛中展现出的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总是令亿万国人热泪盈眶。她们深沉炽热的爱国情怀,以及由此延伸出的使命和担当精神,激发了全国人民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中国情,激励着全国上下各行各业的人们为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而不懈奋斗。
进入新时代,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光明前景的能力和信心,但前进道路仍然充满风险和挑战。大力弘扬女排精神,就是要胸怀祖国和人民,坚持祖国至上、人民至上,将爱国精神转化为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国效力的具体实践,汇聚成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磅礴力量。
团结协作是取得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
排球是一个集体项目,需要运动员之间密切配合才能发挥出最强的战斗力,主攻、副攻、二传、接应、自由人各有各的赛场定位,分工明确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虽然各个运动员具有不同的业务素质,但最终目的是在分工的基础上团结协作,发挥出团队最强的战斗力。这要求每个队员能够自觉地将集体荣誉和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队员和教练之间、赛场上的主力队员和候场的替补队员之间,能够保持高度的默契和良好的协作关系。
团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与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追求。只有我们每个人都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精神,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实践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才能够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强大力量支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大力弘扬女排精神,就是要坚定不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党全国全社会的智慧,团结一切积极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国上下紧密团结,齐心协力,凝聚起攻坚克难、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
发扬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女排代表时指出,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顽强拼搏、永不言败不仅是中国女排赓续团队精神、体现团队实力的内在动力,更是中华民族在变革与新生中奋争,挺起坚实脊梁的动力之源。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从国际来看,外部环境出现更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交织。从国内来看,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阶段,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面向未来,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还面临许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的难题,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都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越是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越要弘扬女排精神所展示出的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克服各种困难、迎接各种挑战,进一步夯实我们攻坚克难的底气,坚定我们砥砺前行的步伐,敢打敢拼,敢于胜利,以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激励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工作中脚踏实地、爱岗敬业、尽心竭力,筑牢干事创业的精神之基,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尚会永,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