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健康医疗”的快速发展,医疗、金融、交通等多个领域相继推出了“健康码”“金融支付码”等诸多信息码,却因为互不通用的信息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百姓使用的困难。就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记者专访了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
落实健康码信息互认机制和规则
2020年,面对新冠病毒的侵袭,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多地先后借助疫情健康码作为百姓通行的凭证。
就职于北京某企业的王华,借助北京健康宝出入公共场所,但近期因出差去外地,必须依靠当地疫情健康码并提供相关的行动轨迹后,才能出入公共场所。各地疫情健康码难以互认,让一些经常出差的人士感到烦琐,增加了时间成本。
“健康码互认的难点主要是各地疫情防控形势和政策的不同。”毛群安指出,此前各地依托全国一体化平台,一直在探索推广疫情健康通行码互信互认应用,作为在交通卡口和一些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的通行凭证。
12月10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要求各地要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落实健康码信息互认机制和规则,明确跨地区流动人员健康码信息在各地区可信可用,切实方便人员出行和跨省流动,实现防疫健康码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全国互认、一码通行。
疫情期间,老年人这一并不熟悉智能手机的群体,出行因为无法提供健康码,受到了较大影响和限制。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大约2.5亿人。对此,毛群安指出,可采取识读身份证、出示纸质证明、亲友代办或一人绑定多人防疫健康码等替代措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当在入口处增设无健康码绿色通道,配备人员帮助查询防疫健康码、协助手工填写完成流行病学史调查,缩短等候时间,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加细致适宜的服务。
加快推进居民电子健康码规范应用
在我国,每家医疗机构都有自己的就诊卡,为了方便患者就诊,近年来逐步过渡到用身份证或医保卡就诊的趋势。但是还存在“一院一卡、互不通用”问题。
《通知》明确,各地要按照国家制定发布的统一技术标准规范,加快推进居民电子健康码规范应用,重点解决医疗健康服务“一院一卡、互不通用”问题。
“鼓励各地以普及应用居民电子健康码为抓手,推进实名制就医,探索以身份证号码为主索引,其他证件号码为补充,加强居民卫生健康身份标识与使用管理。”毛群安强调,推动居民电子健康码替代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卡,拓展在诊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慢病管理、在线信息查询、健康教育、血液管理等领域的使用,逐步实现卫生健康行业内一码通用。对老年人、儿童等群体,要合理保留线下人工服务,切实解决智能技术障碍。
据了解,福建的居民电子健康码“多码协同”应用项目已经完成14个省属医院的应用建设,覆盖全省3680多万人,实现了一部手机在全省实名制就医,实现跨域通行通用和健康医疗信息共享的索引载体,减少了实体卡的成本和不便。
推进跨部门“多码融合”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不同部门存在多码、多卡却不融合的信息壁垒。
《通知》要求,加强相关医疗机构业务信息系统改造对接,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推动居民电子健康码与金融支付码、市民卡等“多码融合”应用,在不同部门“卡”“码”可切换的基础上,加强信息互通、业务通办,方便群众使用。
据了解,浙江正在推广电子健康码的“多码协同”应用,实现“电子健康码”“医保结算码”“金融支付码”的“多码协同”创新应用。
毛群安表示,鼓励各地探索利用统一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入口,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的有效融合应用,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同时,通过“多码融合”的追溯管理,在“三医联动”中逐步实现医疗就诊记录、费用清单、电子处方、电子病历、医疗费用结算记录等有效监管。
(本报北京12月12日电 本报记者 金振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