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8日 星期二

    擦亮地域品牌 谋求扶贫长效

    作者:本报记者 高平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8日 05版)

        【长镜头】  

        地处大兴安岭的鄂伦春自治旗距离北京1800公里,北京市西城区派驻鄂伦春自治旗挂职副旗长刘军良近两年来回奔波,目的是让鄂伦春自治旗的绿色山珍和民族手工艺产品在北京有更高知名度、更大市场。

        鄂伦春,汉语意为“山岭上的人”。近年来,民族歌舞诗剧《山岭上的人——鄂伦春》在北京二七剧场、天桥艺术中心等相继演出,受到首都市民欢迎。

        在繁华的北京西单购物中心,鄂伦春自治旗第一次有了消费扶贫专柜。黑木耳、蓝莓果汁、鲜卑源啤酒、夏日矿泉水等特色农畜产品琳琅满目,顾客络绎不绝。

        口碑和品牌是最大的无形资产,一系列的文化扶贫活动,北京市民对鄂伦春文化、特色产品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刘军良说:“求实效、谋长远,求的不仅是一时之效,更有意义的是求得长远之效。品牌建立是长远之举,大幅提高当地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是扶贫的长远之举。”

        “现在喝着甘甜可口的安全水就是舒坦。”乌鲁布铁镇跃进村村民刘兴国美滋滋地说道,“真要感谢扶贫协作让我们吃上了放心水。”

        在了解到当地村民有改善水质的意愿后,西城区积极协调对接中国地质调查局,捐赠200万元打百米深水井14眼,惠及8个村12个组1050人,解决了村民安全饮水问题。中国地质调查局同时捐赠220万元在该旗东部地区开展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为选准扶贫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北京市西城区在健康扶贫方面,投入890万元,援建了宜里镇卫生院、托扎敏乡卫生院、诺敏中心卫生医院,购置了数字X线乳腺摄影系统医疗设备等,改善了基层卫生院设施设备保障水平;构建“1+6+N”帮扶机制,抽调1支由11名精干医务人员组成的医疗团队定期深入该旗开展帮扶,确定6家医疗单位为帮扶重点。在医院管理、人才梯队建设、重点学科建设等方面予以提升,通过传帮带提升技能,解决群众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需求。

        孟亮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达斡尔族姑娘,体验到了北京、内蒙古开展技能培训所产生的神奇效应。她2005年毕业于哈尔滨轻工业学校计算机美术设计专业,开过餐厅、卖过保险,一直没有安定下来。2017年孟亮回到家乡创业,在民族文化产业创业园创立了莫尔登民族文化传承服务有限公司。

        公司早期以销售达斡尔民族服饰和饰品为主,销量不错,可出了旗,就没了市场吸引力。眼看企业发展遇到瓶颈,孟亮到北京参加了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培训结束后,她改变产品设计理念,把民族服饰细化为时装类和民族民俗类,在保留传统民族元素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同时推出木制品、皮雕制品、刺绣作品等工艺品,并将哈尼卡剪纸、盘扣、传统绣花等元素融入鼠标垫、笔记本、钥匙扣等生活用品和手工饰品中。

        2018年,孟亮参与了北京、内蒙古对接精准扶贫项目,建了4个精准扶贫车间手工坊,聘请专业老师为乡镇贫困妇女提供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目前已有15个贫困户参与其中。

        (本报记者 高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