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6日 星期日

    舞步轻盈,只因千磨万击还坚劲

    作者:李艳超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6日 05版)

        李艳超,青年舞蹈家,主攻现当代舞。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现就职于中国煤矿文工团,曾获“文华大奖”、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荷花奖”舞剧奖等荣誉。在2017年央视春晚舞蹈节目《清风》中担任领舞。代表作品有《沙湾往事》《杜甫》《大饭店》《岭南秋雨》等。

        【青春之我】

        在《舞蹈风暴》舞台的聚光灯和观众的掌声里,我的思绪曾回到2014年那段最艰难的日子。我仿佛穿过时光隧道,看到自己在舞剧《沙湾往事》首演前夜重重划伤的右脚,听到为自己打气而喊出的那句“我能行”在时光隧道里回响,与现实中身边的掌声融成一片。

        那一年,我第一次接触原创舞剧。缺经验,缺灵感,与舞伴配合磕磕绊绊,角色塑造总达不到导演要求。在陌生领域,我的经验似乎完全不起作用;压力之下,我甚至认为自己连最基本的走位站位都不会了。

        暴风雨还能来得更猛烈些吗?能!首演前的最后一次彩排,我的右脚跟腱部位被台上的舞美设备划出一道长长的深深的伤口。可我珍惜这部剧,珍惜大家同甘共苦创下的成果。我没有让医生缝针,只是消毒后裹上肉色的敷贴。我强忍疼痛,强迫自己带上笑容和最好的状态回到舞台。后来,《沙湾往事》成为我的代表作品,我从这里起跑,奔往更宽广的舞蹈世界。

        正如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都是人生,正如吃过的苦、忍受过的寂寞都是爆发时的储备能量,在舞台上扮演的角色、演绎的命运会慢慢融入我们的性格、我们的生活,最终成为我们的一部分。我是这一过程的受益者。

        无论台上台下,《舞蹈风暴》留给我们的时间都极为紧凑,舞者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创作、排练和最终呈现。在排演双人舞《花样年华》时,我与搭档黎星面临很大挑战——既要展现人物内心的波澜涌动,又要保持东方人恋爱时克制而朦胧的状态。肢体或表情的丝毫走样,“恰当”二字就将付之东流。

        好在我们都已习惯迎难而上,习惯在压力之下调度平时的积累、拾掇灵感的火花。手指触碰手臂时如何表达内心的脆弱与渴望,翻转跳跃等激烈动作如何传达彷徨克制的感情……一个个难关被我们的努力所攻克,艰难历程中的点滴磨砺终在关键时刻绽放光华。

        如今,我与舞蹈结缘21年,早已不算舞台新人,可每次接触新作品、每次走上新舞台、每次配合新搭档,我都保持着年少时第一次登台演出的状态——好奇、紧张、全力以赴。专业舞蹈的路到底能走多远?我几乎没有任何预设,因为“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我所知道的是,在或高光或低谷或寻常的日子里,永远对热爱的东西保持内心的纯真和专注。这是舞蹈带给我最大的财富、最荣耀的徽章。

        多年来,我常常在夜深人静时回忆2006年1月那个寒冷却明媚的清晨,陪我在北京参加高考艺考的母亲在我临考前忐忑地问:“艳超,咱是普通人家,我也没有送你上过专业的艺考培训班。这北京的舞台那么高、学校那么好,人家会要咱吗?走这条路,咱们能行吗?”

        我用那一年解放军艺术学院和北京舞蹈学院专业双料第一名的入学成绩单,以及后来十多年的不断求索与收获的荣光,回答并巩固着这个问题的答案:

        “妈妈,我能行!”

        (本报记者彭景晖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