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28日 星期六

    东博会上,奏响广西开放发展强音

    作者:本报记者 周仕兴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28日 04版)

        这里是高水平开放脉搏跳动的南疆热土,这里是面向东盟各国合作共赢的前沿纽带,中国-东盟博览会在这里深扎根,“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在这里再唱响,和平与共荣从这里又起航。

        这里,就是广西。

        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人大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广西要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广西发展的潜力在开放,后劲也在开放,有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开放步伐跃动,发展步履不停。广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借助东博会平台,进一步畅通“南宁渠道”,加快构建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越开放越发展

        2019年8月,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2020年2月,广西发布《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推动东博会升级发展,助力广西自贸区打造成为面向东盟的国际投资贸易先导区。

        “建设自贸试验区,是系统集成广西高水平开放平台的牵引性工程。”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广西已实现国家战略规划全覆盖,形成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西部陆海新通道、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中国-东盟信息港、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双园”、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国家级开放合作平台。

        在此背景下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为自贸区发展“量体裁衣”,服务广西开放发展:首次整体展示广西自贸区,首次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国际门户港、“三企入桂”及公共防疫及卫生展区……一项项务实的措施,有力地推动广西扩大再开放。

        着力发挥自贸试验区牵引集成作用,广西加快形成内聚外合、纵横联动的发展态势。目前,广西与越南、文莱、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持续加强海洋特色产业合作,国际合作园区增至20多个。开放合作的扩大,有力促进了广西外资外贸发展,2017年至2019年广西实际利用外资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年均增长7.7%和14%。

        借助东博会,广西加快打造对外合作平台。2014年,东博会创新设立特邀合作伙伴机制,澳大利亚、韩国、斯里兰卡、哈萨克斯坦、坦桑尼亚和波兰先后担任特邀合作伙伴,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又迎来了巴基斯坦。

        更大开放、更多合作、更高热度。在本届东博会“一带一路”国际展区,来自巴基斯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伊朗、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22个国家的数百家企业参展,参展国家和企业数再创新高。

    强合作结硕果

        2004年突破1000亿美元,2007年突破2000亿美元,2019年达到6416亿美元……借助东博会平台,中国-东盟贸易额飞速攀升。今年前9个月,中国与东盟合作逆势而起、一马当先,双方贸易总额达4818.1亿美元,东盟历史性地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越南香水、马来西亚咖啡、新加坡辣螃蟹、泰国乳胶枕头……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商品通过东博会平台在中国市场“刷”足存在感。

        “想买商品多点,想聊生意久些,但会期太短,能否有随逛随有的商品货架,随聊随在的洽谈空间?”历届东博会上,常有市民和客商如是期盼。

        这个期盼在本届东博会上终于成真。与线下东博会同步,今年创新性开展的云上东博会11月27日启动后,将全年在线、常态化运营,真正实现“365天永不落幕的东博会”。

        从实体展示到“实体展+云上”东博会,东博会完成使命与责任的华丽转身,领域更广、层次更高、成果更实的合作机制在不断落地,东博会这张广西的闪耀“名片”,正在“一带一路”建设征程中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南宁渠道”畅通长通

        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等领域完成布局;华为、浪潮、阿里等互联网企业相继落户……开放发展的广西正展示着全新诱人的风采。

        广西为何具备如此吸引力?“面向东盟是广西最大发展优势。”东博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雷说。17年来,广西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在中国-东盟国际经贸合作中探索新机制、新政策,形成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成果。

        2004年,东博会永久落户广西南宁,“南宁渠道”应运而生。如今,广西全力走好走活开放发展这盘棋,加快“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借助东博会等平台,在面向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南宁渠道”的优越性和魅力得以展现。

        交流渠道更多元。17年来,东博会由经贸合作延伸拓展到交通、科技、信息、金融、环保、卫生等多领域合作,举办200多个高层论坛,取得系列丰硕成果。

        合作前景更广阔。本届东博会着力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外展示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深化后疫情时代中国-东盟全方位合作。

        开放发展更显著。东博会极大地促进了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广西的开放水平,2004年至2019年,广西对东盟贸易额从82.9亿元增长到2334.7亿元,年均增长25%。

        历经多年发展,广西开放优势不断提升,窗口作用日益明显。如今,“南宁渠道”已成为不少国家与中国合作的首选路径,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先后在南宁设立了领事馆;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选择搭乘“南宁渠道”的经济快车,东博会举办以来,83.2万名客商参展参会,在货物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国际产能合作、跨境园区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合作共赢成为不变的主题。

        “我们将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充分发挥‘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的独特优势,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推动构建大湾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东盟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努力在引领中国-东盟开放合作中形成特色鲜明的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鹿心社说。

        (本报南宁11月27日电 本报记者 周仕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