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06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刊(第638期)    上一版  下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

    聚力精准赋能 打造互动共赢的协作新样板

    作者:沈小勇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24日 06版)

        在黔东南州三穗县,浙商企业积极吸纳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图为贫困户在浙商企业车间工作。资料图片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精准帮扶黔东南州雷山县茶农,致富一方百姓。图为吉利雷山云尖茶厂车间。资料图片

        黔东南州从江县,树上种铁皮石斛,林下采收木耳,一枝一叶实现“点绿成金”,产业帮扶硕果累累。资料图片

        浙江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美誉,连续14年跻身“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行列;贵州黔东南州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也是贵州省贫困人口分布最为集中、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地区。自2013年开始,两地结下了对口帮扶的“千里之缘”。杭州市作为对口帮扶黔东南州的东部城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帮扶政治责任,聚焦“精准赋能”,以“领跑者”的责任、“弄潮儿”的闯劲、“施工队”的作为,助力黔东南州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打造东西部扶贫协作新样板。

    1、构建高效的互动合作模式谋求精准赋能

        东西部扶贫协作体现的是跨域治理与合作治理的有效融合,开展好东西部扶贫协作,首先要构建精准化的互动合作模式,提升跨域公共治理能力。不仅要推进发达地区优势资源的输入转移,还要推动贫困地区的资源开发与挖掘培育,以此激发共同增长能力。

        构建战略化的协作目标。强化战略引领,凝聚价值共识,注重目标导向,优化协作生态,这是构建互动合作模式的前提和基础。杭黔两地高起点谋划,全方面落实,全面签订协作协议,明确帮扶责任和主体责任,两地扶贫协作框架不断完善,精准谋划和重点推动黔东南州发展动力源再升级、群众获得感再提升和两地扶贫协作大格局再优化。为实现高质量脱贫攻坚与高水平乡村振兴有序衔接,2020年8月,杭黔两地又签订《深化东西部协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朝着更高的协作目标奋力迈进。

        共建高效的协作机制。互动合作的跨域性带来了治理问题的复杂性,推动跨域公共治理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以及双边或多边协商机制。按照党中央和浙江、贵州两省的决策部署,杭州市委市政府坚持焦点不散、靶心不变,推进协作机制精准化。两地迄今已累计召开联席会议8次,杭州市13个区、县(市)分别与黔东南州16个结对帮扶县(市)签订帮扶协议,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开展调研对接落实帮扶工作。黔东南州22个州直部门分别与杭州24个对口部门签订了扶贫协作协议备忘录,深化细化帮扶协作。

        实施精准化的协作模式。互动合作要解决两地资源要素的有效融合,通过精准协作全面提升对东西部协作的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能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在杭黔互动协作中,始终注重强化平台、产业、创新协作,持续加大就业、教育、医疗帮扶力度,始终坚持党政主导、引导企业支持、促进社会多方参与。两地协作特别注重“所需”与“所能”相结合:本着“黔东南所需、杭州所能”的原则,尽最大可能、最大限度地将东西部协作资金向涉及贫困群众切身利益的产业、就业、社会事业“三业”倾斜。同时,统筹谋划当前与长远,科学安排建设时序,优先解决当前最迫切的项目,持续不断投入,循序渐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2、优化可持续的共赢协作生态推进精准赋能

        推动互动合作模式创新的关键在于打造良好的共赢协作生态。良好的协作生态是双方各自禀赋和优势资源的共同发展,帮扶主体和受助对象在资金、产业、就业、人才、技术等方面实现双向相互合作和互动发展,扶贫协作通过激发动力、挖掘潜能、优势互补实现精准赋能,从而实现了治理绩效的共赢。

        构筑“三业融合”生态,实现赋权扩能。精准扶贫在本质上也是对贫困群体的集体赋权和扩能,赋权是要解决生存权、发展权和可持续发展权等问题,扩能是要解决贫困群体的能力建设问题。杭州精准扶贫实践突出产业—就业—事业的“三业融合”,以此打造共赢协作生态,实现精准赋能。首先,注重赋能“产业升级”,提升持续造血功能。坚持“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完善循环链”目标,推进产业平台建设。聚焦坝区、林区、园区“三区”发动产业攻势,累计投入产业帮扶资金17.2亿元,推动坝区产业结构调整、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和共建园区产业提质增效。其次,注重赋能“就业保障”,提升持续增收技能。坚持就近就业与劳务输出同步推进,强化政策机制保障,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推进就业创业“百千万”工程,建设百个扶贫车间(工厂)和劳务输出基地,年均新增千名贫困人口向杭州转移就业,实现万名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再次,注重赋能“民生事业进步”,提升持续发展动能。杭州在全国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医疗、社会”组团式帮扶,使优质的教育与医疗资源持续赋能黔东南,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持续参与到黔东南州脱贫攻坚进程中。

        激活“内生动力”潜能,实现持续发展。扶贫协作领域和扶贫项目要注重贫困人口的主动参与和潜能挖掘,只有克服贫困地区“等、靠、要”的惰性思想和惯性思维才能为共赢协作和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杭州坚持“帮扶带动”和“主体主动”两者并重,不断激发当地主体主动意识,加大对黔东南干部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为当地培育一支“带不走”的扶贫干部和专技人才队伍,不断提高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近年来,两地扶贫协作一直致力于“三大转变”,着力实现单向帮扶向双向合作转变、“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转变、政府帮扶向社会多元帮扶转变,推动精准扶贫和精准赋能。

        发挥“优势互补”效应,实现合作共赢。如何推进发达地区经济优势、市场优势、政府治理优势与贫困地区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后发优势充分对接,发挥合作共赢效应,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回答的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在扶贫协作中,要努力使“帮扶”变为“协作”,使“资源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使物质扶贫真正变成扶志扶智。针对黔东南“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条件,杭黔两地协作因地制宜,通过产业合作和平台打造,推动一大批杭州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成为东西协作市场主体,实现协作共赢发展。发挥杭州电商优势,通过完善“人才、品牌、市场”协作体系,突出苗侗特色培育品牌,线上线下联动培育市场,变土货为商品,打通“黔货出山最后一公里”。

    3、打造高水平的示范协作样板实现精准赋能

        精准扶贫需要精准赋能,需要在更高层次构建“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脱贫”的精准化扶贫工作体系,以此打造跨域合作治理模板,不断推进东西协作走向纵深,努力促进贫困地区高质量发展。

        展示“精心施工”的示范性。实现精准脱贫,离不开广大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扶贫干部。杭州扶贫干部奋力打造“一流的施工队”,展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作为与担当。他们在扶贫协作中充分发扬“店小二”精神,倾心倾力为基层、为贫困户、为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发扬一丝不苟的“绣花工”精神,一锹一镐夯基垒土;发扬吆喝不断的“货担郎”精神,念好杭黔两地“生意经”;发扬响鼓重锤的“打铁匠”精神,在扶贫协作岗位上千锤百炼、持之以恒。

        凸显“精致管理”的示范性。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在推动各类扶贫主体和治理主体的责任落地。近年来,杭州以数字赋能努力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和宜居城市,城市治理更优化,营商更便捷。杭州在推进东西协作的精细化管理中,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坚持严管厚爱,强化责任担当,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管理不松。积极借鉴“店小二”“一站式”等杭州经验,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治理水平。同时,注重强化监督务求实效,优化扶贫协作项目审批流程,重点加强项目现场监督和检查,强化项目建设协调保障和运营管理,实现“项目建设有效率、项目运营有效益、项目带贫有效果”。

        打造“精诚协作”的示范性。杭黔两地协作在产业、劳务、人才、社会帮扶等方面展示诸多特色亮点和示范效应,形成并推广了坝区林区园区“三区”产业扶贫、就业就学就医“三就”易地搬迁扶持、人才品牌市场“三育”产销对接、教育医疗和社会组织“三组团”式帮扶等协作经验。杭黔两地协作打造了诸多示范样本,如园区共建样板、劳务输出样板、一县一业样板、黔货出山样板、扶贫车间样板、社会帮扶样板等。在杭州市的帮扶下,黔东南州15个贫困县中有13个实现脱贫摘帽,其余两个正在退出贫困县公示,全部贫困人口实现清零目标。当前杭州黔东南两地正凝心聚力作最后冲刺,以决胜之姿等待党和人民的检验,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交出高分答卷、打造更多示范样板。

        (作者:沈小勇,系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