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于11月20日至22日在广州举行。本届会议以“大变局、大考验、大合作——中国现代化新征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共有600余位全球知名政治家、战略家、学者、企业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
读懂中国,是读懂人类发展前路的必要一课;读懂中国,是解码合作共赢的重要途径。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现实,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唯有共克时艰、携手同行,才能在抗击疫情、经济复苏、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等一系列挑战中走出一条希望之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稳定全球经济、推动全球化进程继续前行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与会嘉宾们对此予以高度肯定,并对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全球挑战倍加期待。
世界经济复苏需要全球合作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世界经济遭受重创和衰退,航空和旅游等传统行业被迫停止,世界经济放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感到更需要彼此的帮助。”印度尼西亚前总统梅加瓦蒂在开幕式致辞说,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在其他国家忙于处理各自事务时,中国就致力于为包括印尼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帮助,她对中国为世界所付出的努力表示诚挚的感谢,对中国为快速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及其社会经济影响所采取的政策措施表示赞赏。“我愿邀请国际社会以积极和建设性的方式解释中国的崛起,让中国有机会展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与会的世贸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表示,“从整体情况看,很明显疫情这场巨大的全球卫生、经济和社会危机将在诸多方面影响全球贸易,有些影响明显是负面的,还有些可能非常负面”,“从全球来看,新冠肺炎疫情迫使我们必须紧急恢复国际对话”。拉米认为,在全球经济陷入严重衰退时,中国是一个特例,因为至少在今年,中国的表现显著优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他期待中国在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清华大学客座教授、英国剑桥大学政治和国际研究系前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同样认为,未来几年对人类来说或许是一段非常艰难的旅程。“我们确实在经历一场大变局,它将主导未来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进程。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将是一场治国理政的大考验,需要中国和其他国家携手开展大合作。”
合作共赢成为会议中的高频词。墨西哥前总统、21世纪理事会主席塞迪略说,贸易战从来没有赢家,全球大国和开明的新兴国家可以果断协进,携手走另外一条路,那是通往国际和平与繁荣的道路,这是最有可能对所有国家都有利的道路。
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说,我们不能以牺牲别国利益和全球利益为代价,狂热地捍卫自己国家的一己私利,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摒弃关起门来的狭隘态度。“我赞同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的信念,即发展国家之间的利益汇合点,建立坚实的共同利益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在全球政治和经济大变局中构建利益共同体。”他还提到,中国担任着联合国15个专门机构中的4个机构的领导职位,而其他国家几乎只担任一个机构的领导职位,可见中国为国际合作的发展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说,深化国际合作无疑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我希望,欧盟与中国之间的这种汇合点能够得到进一步加强,并作为帮助全世界人民重回真正发展道路的途径,在加强全球协作和经贸合作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
中国更高水平开放将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但中国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步伐丝毫没有放缓。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与会嘉宾普遍认为,虽然跨国贸易投资今年大幅萎缩,但绝大多数跨国公司持续看好中国,在中国长期经营发展的战略没有变。中国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是中国以开放合作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生动实践。
保加利亚前总统罗森称赞中国了不起的经济复苏为各国树立了榜样。“中国正在从这场疫情中走出,且变得更加强大。”他认为,中国通过非常高效的手段,已成功阻止新冠病毒传播,中国经济已经迅速反弹。中国领导层制定新的五年规划,正启动一场高科技、数字化变革。在现代化征程中,中国亦不忘消除贫困。中国正在锐意创新和勤奋拼搏,且始终尊重其他国家。“在继续建设国际秩序的规则与机制、实现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中国深刻理解这些任务的重要性。”罗森表示,疫情后的复苏将创造新的世界经济平衡,而中国在其中处于领先位置。
日本众议院前议长、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河野洋平说,在科学创新领域,中国已经处于世界前列,而也有观点认为,在此次新冠危机面前,中国先进的数字技术为防止疫情扩散作出了很大贡献。“今后,通过人工智能掌握新冠患者的肺部CT影像、解析无症状者的肺部CT影像,据说可以发现连PCR检查都难以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这对于开发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德国荣根财团总裁彼得·荣根同样认为创新将为中国与世界合作创造新动力。他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中国在未来的创新中将会在全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与欧洲的创新合作具有无限潜力。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表示,“我坚信,当我们在未来回望今天,这段时期是深入读懂中国、读懂中国所参与的世界的关键时期”,通过读懂中国等活动,相互交流意见和政策主张,才能抓住眼前的机遇。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将继续对全球经济带来严峻挑战,但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在这个困难时期展现出的非凡韧性。”太古股份有限公司主席施铭伦认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不仅有助于保护中国经济不受外部市场波动的影响,还有助于推动未来经济以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方式发展。这些都让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强劲复苏和未来可持续增长的潜力深感放心。“太古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我们也将继续在中国进行投资。”施铭伦说。今年1月生效的新《外商投资法》加大了投资者保护力度,确保广大外资企业拥有更公平的竞争舞台和更优质的营商环境。由于太古的核心业务总部设在香港,粤港澳大湾区必然成为其投资战略的特别重点。
读懂中国也读懂广州
读懂中国离不开读懂中国省市。“通过发展工业生产和高科技,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和广东的9个城市,在未来的10年可以成为世界高科技领先地区,创新和商业活动的领先者。目前广东省的经济重心正在为保证中国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诺罗夫高度评价广东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特殊重要地位。
广州是广东省省会,近代以来中国的民族复兴史可以聚焦到这座城市,其变迁展现着国家的发展。“读懂中国”国际会议连续多年来到广州,凸显广州作为世界观察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意义。众多参会嘉宾围绕大湾区建设、广州构建发展新格局、国际友好交往等话题展开对话,解读“千年商都”如何通过积蓄“新经济”能量,重塑未来发展格局。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说,包括广州在内的中国城市,最大的共性特质就是“人民”二字,这也是中国城市与外国城市相比最大的特点。“我们看到的是一座现代化城市的流光溢彩,其实这是表色,而城市的底色始终是人民。城市要追求底色,既要为人民服务,也要依靠人民来建设,依靠人民来监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出中国未来发展新蓝图,广东、广州站在新起点上应当写出一篇好文章、大文章。他认为,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中国经济中心的南移、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度推进,都给广州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在广阔的国际舞台上,广州又应该如何舞出精彩,讲好属于自己的独特故事?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表示,广州也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挑战和考验。要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开新局,在新的发展格局中注重发挥广州自己的特色优势,把自己的特点、亮点进行梳理,向世界讲好广州故事。陆彩荣表示,以广州故事为基点讲好中国改革开放故事,首先要用好广州天然的发展资源和现行优势;其次要用好历史资源,认真梳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向世界传播广州深厚、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最后是用好广州长期形成的对外交往的优势和做法,充分利用众多国际友好城市和国际交往渠道,让广州进一步走向世界。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州城市更新颇见成效,城市新一轮的整体升级很重要。”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表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广州可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广州应该强化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搭建更多中国与世界交流对话的大平台,通过可持续的交流推动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的深度合作。
“过去几十年广州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广州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高层次运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裕跃在会议上表示,广州将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加强“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构建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交往中心,加强金融与投资贸易互动,深化海外人文交流合作,在粵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广州作用,为全国全省改革开放探索新的路径,提供新的经验。
(本报广州11月22日电 本报记者 吴春燕 张斐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