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

    青海格尔木长江源村:

    走下雪山 牧人变市民

    作者:本报记者 万玛加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23日 03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总面积4.75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完全处于三江源地区,因长江的源头之一沱沱河流经,这里素有“长江源头第一镇”之称。16年前,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号召,唐古拉山镇上近五分之一的牧民放下牧鞭,卖掉牛羊,从雪山来到城市,开启了他们全新的生活。16年间,他们进了城、就了业、脱了贫,每天都有着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如今长江源村正在以崭新的姿态阔步前进,实现着历史性的跨越。

    从雪山到城市 只为一江清水向东流

        “那年我52岁,是村里第一个搬下来的,就是为了保护青山绿水的长江源!”2004年,响应国家号召、保护日益脆弱的三江源生态,老支书更尕南杰和128户407名牧民作别沱沱河、翻越昆仑山,离开了这片世代养育自己的草原,搬迁到420多公里以外格尔木市南郊的移民新村——长江源村。

        “人虽然在山下生活,心却留在了山上。”这是当时搬迁后多数长江源村村民的心声。16年间,放下牧鞭的牧民逐步从草原利用者转变为生态保护者与红利共享者,人与自然在这里和谐共生。

        “我们村现在有172名草原生态管护员、33名湿地生态管护员,全面管护这里501.1万亩禁牧区。”长江源村第一书记李国林说,搬迁后的长江源村组建的生态管护员队伍对草场进行全面保护监管。

        “山上草场面积很大,一片连着一片,但每个管护员对自己划分的片区都很明确。现在巡护时,看到草越来越茂盛,垃圾越来越少,水量增加,湖泊增多,我心里美滋滋的!”管护员嘎玛曲卓说,过去在山上生活的时候,从未想到自己的“家”可以这么美。“以前山上的草总是不够牛羊吃的,吃光一片地方就再换一个地方,牛羊越放越远,草原的环境也越来越差,多亏了国家的政策,让我们明白了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我们村里每家都有一个管护员,管护员除了按时上山巡逻外,还肩负起了宣传生态保护的责任。”长江源村党支部书记才让昂毛说,这么多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当年禁牧移民的深远意义,回馈自然正在成为自发的行动。用群众朴实的话说,就是“生态就是民生,雪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

        据悉,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实施10年来,三江源各类草地产草量提高30%,水资源量增加近80亿立方米,相当于560个西湖。

        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党委书记赵守元说:“‘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我们生活在长江源头,有义务更有责任去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好‘中华水塔’,为下游人民提供干净水源。”

    从牧人到市民 转变中寻找幸福的方向

        “搬下来那一年我刚30岁,以前在草原‘靠天吃饭’,一进城语言不通,技能不足,两眼一抓瞎,啥也不会干,记得当时最担心的就是怎么生活。”闹布才仁下山没多久,村里组织的驾驶技能培训让他找到了改变自己和生活的方向,也让他成为村里迅速融入现代城市生活的第一批致富“带头人”。如今,闹布才仁创办的岗尖藩巴有限公司生意红红火火。

        曾经的牧民,在生态搬迁中变成了定居的城市居民,改变的不仅是生活方式。在山下的16年时间里,长江源村人的吃、穿、住、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真正地从“山里人”变成了“城里人”。

        “政府组织的创业知识培训,我一场没落。”搬迁时还是个18岁小姑娘的三木吉,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女强人”。她与村里姐妹们创办的岗巴布合作社,业务已经从编织氆氇毯发展到制作藏靴、绘制唐卡,合作社营业收入从不到7万元跃至34万元。如今她正在筹备从线下销售转战电商平台。

        “以前村里的群众都是从事纯牧业生产,没有别的手艺,更别说做生意了,现在这些致富带头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着更多人去学习手艺,自力更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学习各项政策,并积极参与进去。”才让昂毛说。如今在长江源村,村民或经营农畜产品,或外出跑运输,他们把产业延伸到城市,再把城市的经营理念带回村里。

        “输血”和“造血”是强化长江源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长江源村通过给村里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创业就业平台,开展了雕刻、舞蹈、驾驶、烹饪等技术培训,千方百计筑起各种渠道,让村民们掌握实际技能,闯出更为广阔的天地。

        2017年,长江源村正式脱贫摘帽,全村也从最初的128户407人发展到245户568人,现在,村里每家每户都开上了小车,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万元,比2004年搬迁时增长10多倍,是2015年的1.4倍。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都达到100%。在党的惠民政策支持下,这个寓意“来自长江源头和饮水思源、不忘党的恩情”的移民新村,正依靠着党的好政策,通过勤劳的双手,收获着丰收的喜悦……

    从马背学校到现代化教室 树立新一代成长的信心

        “今天我以长江源而骄傲,明天长江源以我为荣光。”13岁的昂文卓玛和同学们一起对着镜头录下了自己的毕业誓言,在格尔木市长江源民族学校上六年级的她是出生在山下的新一代长江源村人。

        格尔木市长江源民族学校就坐落长江源村正中央,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唐古拉山乡完全小学。2006年3月,按照国家三江源地区退牧还草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学校搬到长江源村。

        “一本书和一根粉笔,就是曾经我在山上仅能用到的教学工具,没有电,学生要骑马上学,老师语文、数学和藏文都得教,每当节假日,一些家离学校比较远的学生都被老师们带回自己家里吃饭、睡觉和学习。”50岁的索南群佩老师回忆着以往的点点滴滴。

        从最初的马背学校、帐篷教室、游牧教学到现在的现代化教室、信息化教学,曾经的木头房、土坯房和砖瓦房到如今的教学楼、实验楼和塑胶操场,近30年的教学生涯,索南群佩经历了长江源村山上和山下不同的生活和教学环境,他说学校发展经历了8个阶段,而让他印象深刻的依然是冬天用牛粪也烧不热的教室和一张张稚嫩可爱的笑脸。

        “我是在这里上的学,大学毕业后又回到母校来当老师。”长江源民族学校教师索南吉是长江源村走出来的优秀教师。

        “儿童节那天,我们筹办了一个帐篷美食节,让从小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们,感受传统的牧区生活。”索南吉说,多年来,学校不仅开展双语教学,还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这些在教育上的巨大变化,也预示着现在的孩子们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现如今,格尔木市长江源民族学校硬件设施已达到了省级标准化,学校师生齐聚在崭新的教学楼,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本着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能力为重、幸福为本”的教学宗旨,努力汲取着文化教育带来的新时代精神力量。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长江源村的未来。山上的学生都进了现在的新学校,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这些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先进的教育资源。”索南群佩老师感慨地说,对于易地搬迁的牧民们来说,让自己的下一代受教育、走出去,接触更广阔的世界,就是最实际的脱贫,也是最大的愿望。

        (本报记者 万玛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