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22日 星期日

    数字浙江,风生水起逐浪高

    作者:本报记者 陆健 严红枫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22日 01版)

        又是一年一度互联网世界的“乌镇时间”。11月23日至24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将在浙江乌镇举行。来自“云端”的互联网精英将在这里相聚,古老的江南小镇再次吸引全球目光。

        “小而精”“新而活”是本届大会最大的特色。“互联网之光”博览会,130家知名企业和机构将亮相展示前沿科技成果;“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吸引了众多独角兽企业、准上市企业、黑科技企业及国内外资本踊跃参与;“工业互联网的创新与突破”论坛(浙江分论坛),国内外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知名企事业单位和相关组织机构负责人,将围绕如何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展开对话交流。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在浙江,互联网浸润经济社会方方面面,恰似春雨润物无声,逐渐改变着浙江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如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院院长陈畴镛所说,“互联网催生的新产品新业态竞相涌现,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浙江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数字引擎 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2014年11月,浙江乌镇。白墙黛瓦的江南古镇与现代信息技术热情相拥,不经意间见证了一段互联网世界的传奇。

        “走向世界的乌镇,背后是浙江以互联网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雄心。”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苗文斌说,浙江突出创新为引领,努力在科技攻关和数字产业培育壮大上下功夫,以不断提升数字产业规模和能级,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科技攻关方面,浙江大力实施数字经济重大专项和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工程,部署132项技术攻关项目,涌现了飞天2.0操作系统、含光800人工智能芯片等科技成果。去年,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有效发明专利达49137件。

        6年来,首个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杭州)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以及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等一大批创新平台建设,为浙江大力发展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奠定了扎实基础。

        通过实施百家数字骨干企业扶持行动,分层次开展“雄鹰行动”“凤凰行动”“雏鹰计划”等,浙江已拥有5个超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14家企业入选2019年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榜。

        以数字经济为媒,浙江以“数”会友,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热土。今年前三季度,浙江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644.5亿元,同比增长14.4%,创2019年以来新高,对浙江工业增长贡献率逾六成。

    企业上云 助制造业提档升级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影响全球产业格局,制造业正走向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

        在温州乐清市的正泰电器数字化车间,以正泰工业云平台为“大脑”、信息化系统为“神经”、无人物流系统为“血液”的智能流水线正显现优势。一名工人就能控制10台机器,一条流水线就能兼容15道工序、同时生产20多种产品,满产状态保障订单交付。

        中策橡胶与阿里云合作建设了ET工业大脑——智能炼胶项目,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流程再造和生产云模式创新。“我们的项目实现了制品质量提升7%、达到99%的同时,效率提升30%,综合能耗下降20%,人员减少50%。”中策橡胶常务副总裁张利民介绍。

        如今,领先的云技术渗透到浙江传统制造各个环节,与实体制造深度融合。今年前三季度,全省“1+N”平台体系已连接4900多万台工业设备产品,服务超11万家工业企业,基本覆盖了十大标志性产业链、17个重点传统制造业行业和主要块状经济产业集聚区。

        坚持将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抓手,浙江每年组织实施5000项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目前全省在役工业机器人9.88万台,创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114家,上云企业已超38.8万家。

        “在数字驱动下,不少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脱颖而出,一些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异军突起,成为企业和产业走向价值链、产业链中高端的重要砝码。”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表示。

    练足内功 让数据成为基础设施

        在浙江,小到淘宝购物、美颜拍照,大到城市管理、疫情防控……数字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像水电一样成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数据,给浙江城乡居民带来的获得感具有明显的普惠性特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浙江提出打造“掌上办事之省”“掌上办公之省”。以“浙里办”App为例,百姓办理公积金、社保、医保等,企业办理商事登记、税务服务等均可在指尖完成。

        据浙江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浙江已归集公共数据378.8亿条,初步建成全省统一的人口综合库、法人综合库、信用信息库、电子证照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库。如电子证照库包含身份证、户口簿、居住证等487本常用证照,可支撑全省95%以上的办事共享需求。”

        城市数字化也在公共服务各领域以更加精细的形式延展落地。杭州城市大脑建成了覆盖公共交通、城市管理等11个重点领域的48个应用场景和168个数字驾驶舱,日均协同数据1.2亿条。如“先看病后付费”场景使用率达75.6%,“先离场后付费”开通泊位73万个。

        有形数字建设,浙江也在不断发力。通过实施“5G+”行动,加快5G建设和应用。截至6月底已建成交付5G基站5.1万个,建设进度居全国首位,建设规模居全国第三位,发展物联网用户1.21亿户,实现乡镇和大部分行政村全覆盖。

        (本报记者 陆健 严红枫)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